昨日11時,22位生活老師正集中在食堂,擺放中餐的不銹鋼餐具:每人一個餐盤,上面放一個湯碗和一把勺。食堂共100張餐桌,每張可坐10名學生。890名住校留守兒童外加94名在校搭伙的走讀生,每天有984個孩子在校解決一日三餐。
圖為食堂工作人員為孩子們打飯。午餐是瘦肉炒玉米粒、清炒大白菜和干子炒肉,還有排骨藕湯。11時45分,記者來到食堂后廚,負責食材采買的李主任介紹,學校每天6點鐘從農貿市場采購新鮮安全的食材,并專門聯合家長組織了膳食委員會,每日菜譜都考慮營養搭配,每隔兩個星期,根據學生意見更換菜單,每日午餐,孩子們都將吃到兩葷兩素。
下課鈴聲響起后,學生以班為單位陸續向食堂外的操場上集合。下課鈴聲響起后,學生以班為單位陸續向食堂外的操場上集合。毛菊梅正一一為學生打上菜和飯。12:00,廣播中傳來一聲:開飯!984個孩子齊動手,只聽得到不銹鋼的勺子碰撞不銹鋼碗、盤發出的聲音。帶班的老師們有的或坐或站吃著自己的午餐——他們稱之為“陪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