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里的晚托班
人員出入比較雜
下午4點,記者走進位于鳳起路上的一家晚托班。
該晚托班的學生,主要來自一百米開外的一所公辦小學。教室位于某寫字樓的6樓,學生上下需要乘坐電梯。
這家晚托班算是中等規模,150平方米的場地,被分隔成了五六間小教室,和一個前廳,每間教室里都放著6套桌椅。正好碰見有家長來咨詢,工作人員熱情地介紹晚托班的各個區域,包括學生的自由活動區域、閱讀區域、茶水間等。裝修看起來蠻新的,桌椅和地面也比較干凈。據說,這里每天都有阿姨打掃教室,孩子進教室前一律換好拖鞋。
不過,記者并沒找到餐飲區域。該機構負責人表示,這里的老師除了輔導功課,也會監督孩子完成軟性作業,如背誦、聽寫等,每天六點半就結束,不包晚餐。“所以我們會建議家長給孩子帶一些點心,不夠的話,我們也有準備。在報名時,我們會問清孩子是否有過敏史。”
記者隨后走訪了另外4家晚托班,場地情況類似,都沒有臨街的門面,教室位于寫字樓二樓以上,人員出入比較雜,把關主要靠前臺的一名工作人員。
但記者留意到,并不是每一位前臺都那么認真負責,有些前臺看一眼是自家老師進來了,也不管后面跟著誰,就埋頭去做其他事了。
從教室規模看,幾家晚托班都采用小班化教學,每間教室只有10多平方米,通常一位老師帶六七名學生,或者兩名老師帶十來個學生,但也有個別一位老師帶十多個人的。
在輔導時間,記者走進去感受了一下,各家晚托班教室的隔音效果還行,但因為空間小,又多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一兩個孩子嗓門大點,室內就很吵。學生能否安安靜靜寫功課,要看帶班老師是否能時刻維持好紀律,難度還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