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坊式的晚托班
老師背景、學歷不放心
下午3:20,位于武林路上的一所小學門口,共有3家晚托班的工作人員舉牌等著。一年級家長張先生告訴記者,女兒班上有近一半的同學在上晚托班。雖然孩子放在了晚托班,但是張先生很不放心,“主要是對晚托班的師資不放心,老師是什么背景、學歷,都不太清楚。所以我只要求孩子在那邊寫會作業(yè)。”把孩子接回家后,張先生會全部檢查一遍作業(yè)。好些家長也向記者透露,盡管孩子上晚托班,自己還是會堅持檢查作業(yè),因為不放心。
在鳳起路附近的一所小學校門口,記者碰到了六年級家長邱女士。她坦言,自己年前還陪著女兒找晚托班,“之前看的幾家,不是環(huán)境不滿意,就是老師不喜歡”。
讓邱女士母女如此“苛刻”的,是之前一段晚托班的經歷。
邱女士回憶,女兒上四年級的時候去過一個晚托班,是女兒同學家長牽頭辦的,收了一點費用,包一頓晚餐,還請了幾個兼職大學生給孩子輔導功課。“下課時間是晚上7:30,我們再開車趕回家就要將近9點了。孩子嫌回家太晚,加上老師也不正規(guī),上了不到一個學期就不肯去了。”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這種家庭作坊式的晚托班,現(xiàn)在有不少,場地就選在某位學生的家里,普遍存在師資問題,要么請大學生兼職,要么索性讓家長代勞,運氣好點碰上當老師的家長,運氣不好就只能幫忙看看牢。
目前,市場上的晚托班的師資主要有三類——退休老師發(fā)揮余熱;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的社會人員,包括兼職大學生等。
家長咨詢時,得到的答復通常是:老師是師范學校畢業(yè)的,或者有教師資格證,教學經驗豐富等,但多半看不到相關的證明。
東城小學一位四年級的任課老師說:“我們班里念晚托班的孩子有不少,光我知道的就有9個。學生一交作業(yè),我基本上就清楚哪些孩子上同一個晚托班,因為作業(yè)答案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