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將繪畫列入“高考”
把繪畫列入科舉制度和學校制度,首創藝術考試,是宋徽宗的一大創舉。1104年,宋徽宗設立畫學,即現在的美術專業學校,正式將繪畫納入“高考”科目,以招攬天下畫家。宋徽宗設立的美術考試在京城汴梁舉行。他將美術考試分為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徽宗親自主持當時的美術考試,并以文人詩句來命題,要求考生畫出這些詩句的意境,看看誰的構思巧妙,不落俗套。如“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亂山藏古寺”、 “踏花歸來馬蹄香”、“六月杖藜來石路,午陰多處聽潺授”、“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等題目。一次,宋徽宗以“嫩綠枝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為題,舉行美術考試。大多數考生著意于在花卉上裝點春色,畫得萬紫千紅,春意盎然,盡管畫得惟妙惟肖,但是徽宗看后均搖頭不滿意。獨有一人構思巧妙,畫遠處綠蔭掩映的樓亭,一個紅衣美女憑欄而立,準確地體現了閨中少婦因春色撩人,按捺不住思春的心情。畫中用紅妝一點,渲染出詩句描繪的色彩,用人點題,將色彩和人的感情糅合在一起,更加接近詩中豐富的含意。宋徽宗看后大為贊賞,中為魁首。
還有一次,徽宗以“竹鎖橋邊賣酒家”作為美術考試的題目,讓考生來畫。許多考生都畫了酒店,而以小橋、流水、竹林作為陪襯,沒有表現出“鎖”字的意境。只有李唐獨出心裁,畫了一彎清清的流水,一座小橋橫架于水上,橋畔岸邊,在一抹青翠的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簾,迎風招展。李唐這幅畫雖然并未畫出酒家,但他很好地表現出了酒家被竹林遮擋的“鎖”字的意境,被宋徽宗評為這次考試的第一名,并錄入圖畫院,后來李唐也成為北宋的著名畫家。不過,也有“砸場”的時候,有一次,宋徽宗以“萬年枝上太平雀”為題選畫師,考生們都不解其意,無人中選。后來內侍解釋說:“萬年枝,冬青木也;太平雀,頻伽鳥(梵語妙音鳥)也。”
當時凡是被錄取進入畫院的畫家,除了學習繪畫外,還兼習《說文》、《爾雅》、《方言》、《釋名》等其他課程。畫院將學生分為“士流”與“雜流”,前者須選習一大經一小經,后者則背誦小經或讀律。宋徽宗這樣進行美術考試,有利于培養畫家的藝術想象力和創作技巧。宋徽宗對繪畫的重視,激發出美術創作的繁榮局面,一大批優秀的畫家脫穎而出。據統計,宋徽宗執政時有著名畫家48人,是兩宋畫家人數最多的時期,他們創作出許多精美的畫作,并被皇宮收藏。后來,這些美術作品被編成20卷的《宣和畫譜》,收入6396件作品,成為研究我國古代美術史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