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位后,宋徽宗的書法深受大臣們的喜愛,人人都以得到他的作品為榮。據《宣和畫譜》記載,有一天宋徽宗駕幸秘書省,心情頗佳的他拿出自己的書畫作品來,凡是親王和大臣,都賜御畫一軸和行草書一幅,由蔡攸負責分發。當時眾人受寵若驚,蜂擁而上爭搶,“皆斷佩折巾以爭先”。宋徽宗在一旁看著這幫大臣們奮勇爭先搶奪自己的作品,不由地哈哈大笑。
除了書法,趙佶自幼還喜歡繪畫藝術。他在十六七歲時就以其不凡的藝術成就在當時的書畫界聲譽鵲起,他即位后更是樂此不疲,在繪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宋徽宗主張形神并舉,提倡詩、書、畫、印結合,他是工筆畫的創始人,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他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他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相傳他曾用生漆點畫眼睛,令畫面更加生動、栩栩如生。宋徽宗的畫自成“院體”,備受當時人的推崇。他曾自詡說:“朕萬幾余暇,別無他好。惟好畫而。”據史載,1112年正月十六,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氣飄浮,群鶴飛鳴于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兩只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此景恰好被宋徽宗看到,他當即提筆畫下了《瑞鶴圖》。目前在博物館收藏的宋徽宗畫作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
提升書畫家的地位待遇
北宋的繪畫藝術在宋徽宗時期達到了高峰。當時的書畫界,名家薈萃,高手如云。這與宋徽宗推崇書畫藝術,提升書畫家的政治經濟地位有很大的關系。
北宋沿襲五代舊制,建立了翰林圖畫院,官職配備也非常完善,并且提高其政治地位,改善其經濟待遇。當時文學藝術界官員能穿紅、紫色的高官服裝,但不能配魚袋(官員佩戴的證明身份之物),但是唯獨宋徽宗允許書畫院的官員配魚袋。
在官員上朝排列時,以畫院為首,書院次之,再往后才排到琴、棋、玉、百工等官員。宋徽宗還規定其他局的工匠所發的錢叫食錢,只有畫院、書院所發的錢為俸直。宋徽宗對書畫家恩寵有加,特別是對米芾尤為喜愛。《宋人遺事匯編》載,政和年間修建艮岳(宋代著名的宮苑),宋徽宗召時任書畫兩學博士的米芾前來書寫屏風,并讓他使用御案上的一方端硯。米芾筆走龍蛇,一支妙筆前后翻飛,果然是名不虛傳。宋徽宗不由得大加贊賞。米芾看皇上興致很高,手捧著這方端硯,竟然嬉皮笑臉地對皇帝說:“此硯臣已用過,皇上就不能再用了,您就把它賜予我吧。”他竟敢索要皇帝的心愛之物。宋徽宗聽了,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圣心大悅,非常大方地將此硯賜給米芾。米芾如獲至寶,高興地抱著端硯跑出來,弄得滿身都是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