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一提起中藥,在人們的印象中味道是苦澀的,學習中醫知識更是枯燥乏味,種類繁多難以記憶。日前,一本由江西中醫藥大學教師黃小方和制藥工程學生陳露希主編的漫畫版中藥功效速記書籍悄然出版,迅速廣為傳播,被中醫藥學子奉為“救星”。
巧用記憶法 學中藥也可腦洞大開
“聽一段故事,賞一幅漫畫,讀一幅導圖,識一味中藥。”翻開這本中藥漫畫書的封面,如此介紹道。
其實,由于中藥品種繁多,涉及面廣,學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那些中藥的功效介紹,“雖描述簡潔,但涉及面極廣,往往使初學者面臨記憶難、理解難、掌握難等‘三難’問題。”該書的作者黃小方是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生藥學》、《中藥學》等中藥專業課程的主講教師,深諳學習中藥學的癥結所在。
黃小方老師向中國江西網記者介紹,“中藥功效學習的難點在于興趣和記憶。如麻黃的功效是‘利水消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簡明扼要,理解和記憶起來就非常麻煩了,死記硬背是同學們最為常用的學習辦法。”
為破解中藥學“三難”,黃小方老師基于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認知學習規律,將點名詩、思維導圖與漫畫相結合,從“形、音、義、色、類、比”等方面進行情景創設,使中藥功效知識簡潔化、形象化,從而達到提高興趣和快速記憶的效果。這種記憶法,對于在校大學生、中醫藥愛好者,甚至是臨床醫生都有幫助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