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將至,針對近兩年南水北調水渠發生多起學生溺亡事故、給涉事家庭造成極大傷害的情況。1月11日,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南水北調辦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水渠沿線市、縣(區)教育局要部署各中小學校開展一次有針對性的預防溺水安全教育。
河北省教育廳官方微信發布的上述通知稱,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河北分局與各市、縣(區)南水北調辦公室要加強南水北調工程范圍安全管理,“完善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協調機制,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及防溺水工作,確保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寒假。”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至今已有兩年,據河北省南水北調辦官網消息,河北全省有37個縣市1140多萬人喝上了南水,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據將增至3000多萬。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主要由中線工程設置的37個分水口門輸水,供水范圍包括石家莊、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7個設區市、92個縣(市、區)、26個工業園區、140個供水目標。受水區總面積6.21萬平方公里,占河北全省的33%。
河北省南水北調辦2016年12月26日稱,除石家莊市東南水廠外,該省112座南水北調配套地表水廠已全部建成,并具備接水條件。
與“南水”一同到來的還有潛在的溺水危險。澎湃新聞梳理發現,近兩年來,河北境內南水北調輸水渠發生多起溺亡事件,經媒體公開報道的關于中小學生及幼童的溺亡事件就不少于11起。
其中,據邯鄲晚報2014年7月8日報道,當地南水北調總干渠接連發生兩起溺亡事故,5名少年身亡。
較近的一起是在2016年9月10日下午,據燕趙晚報報道,保定市滿城區1名女童、4名男童一起進入南水北調輸水渠堤岸游玩,其中1名女童和2名男童不小心掉入水渠溺亡。最大的不過9歲,最小的才7歲。
就在三名兒童溺亡地點不遠處,2016年6月18日,一名大學生在游泳時不幸溺亡。幾乎在同一時期,南水北調水渠正定段,也有兩名小男孩滑入渠內遇難。
對此,燕趙晚報報道稱,南水北調輸水渠全線都安裝有很高的防護網,并設置了完善的安全警示標識,但一些地方被破壞嚴重,帶來很大安全隱患。2015年4月13日,石家莊三名14歲少年從破損的防護網鉆入南水北調岳村暗渠岸邊,玩耍時不慎跌入河中溺亡。
這樣的悲劇也在南水北調工程其他省市的河段出現。據齊魯晚報去年9月22日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加上發生不久的南水北調長清段4人溺亡事故,2014年以來南水北調河濟南段至少有11人喪命。
上述通知強調,要向學生講明水渠結構特點,一旦溺水很難生還,嚴禁學生進入防護網到水渠戲水、滑冰。放假前,學校要提醒家長看護好自己的孩子,切實盡到監護人責任,教育管理孩子嚴禁進入南水北調工程管理范圍:相關各方要完善工程安全設施,設立警示標志,修補破損防護網,加強值班看護,主動與教育部門、學校聯系,深入沿線學校、村莊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