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2017年1月9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頒獎。
2016年北京理工大學共獲得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由姜瀾教授主持完成的“超快激光微納制造機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備的基礎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由龐思平教授主持完成的“籠型高能量密度材料”項目和王海福教授主持完成的“活性毀傷元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由劉莉教授與外單位合作的“復雜航天器多學科集成設計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由劉福水教授、左正興教授及劉金祥副教授與外單位合作的“重載特種車輛高強化柴油機設計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同時,由調入北京理工大學的楊國昱教授主持完成的“氧基簇合物的設計合成與組裝策略”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北理工獲獎成果推動了相關學科領域的突破性發展或相關技術領域跨越式發展。
姜瀾教授獲獎團隊
姜瀾教授團隊的“超快激光微納制造機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備的基礎研究”項目突破了長期制約國際微納熱傳導和超快科技發展的瓶頸理論挑戰,建立了改進雙溫度方程,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極大地擴展了雙溫度方程的適用范圍。建立了量子等離子體模型,首次能夠預測飛秒激光加工形狀,并預測了一系列重要反常效應,后被多個國家實驗確認。項目成果推動了國際超快激光微納制造及其相關領域的發展。
龐思平教授獲獎團隊
龐思平教授團隊的“籠型高能量密度材料”項目,深入研究籠型分子構筑、晶體產品控制及亞穩態物質工程化,實現了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從儲能原理、分子設計合成到規模化生產的突破,推動了高能量密度材料從二維平面向三維籠型結構發展,推動了含能材料能量水平的整體提高和武器裝備更新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