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回信是給學生最堅定的支持
據悉,南京科技職業學院自2011年發起家書活動后,當年2700多名學生響應倡議,都給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寫了家書。后來,很多父母還給孩子寫了回信。
時任南京科技職業學院關工委副主任張正兢回憶說,有的學生收到父母回信,一下子就哭了出來。“對于平常不善言辭的家長來說,通過家書的形式,寫出內心的話,是對成長中的孩子最好的鼓勵。”
今年是學校開展家書活動的第六年,又有3100多名大一新生給家里寫了書信。學校關工委根據學生自愿原則,回收了160多封書信,寫得非常感人。“我們會把這項活動傳承下去,讓學生在網絡時代,在通信便捷的今天,靜下來,好好想一想,寫一寫。”
老師現身說
讀大學時期盼家書是最幸福的等待
張正兢跟記者分享了自己當年讀大學時寫家書和等待家書的故事。她是蘇州人,60后,是南京中醫藥大學1979級的學生。“剛入學就特別想給家里人寫信。”她回憶說,一封信寄回家后,通常一周左右就能收到家里人寫的回信。“那種很期盼家里來信的心情,至今難忘。我覺得家里來信對當時的我來說,就是一種精神寄托和慰藉。”
哥哥當年的家書
是自己前行的力量
曾任南京化工學校(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的前身)黨委書記的羅會昌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16歲考入當時的南京機器制造學校(南京工程學院前身)。“我父親去世得早,母親不識字,所以我都是給大哥寫信。大哥在經濟上支持我,還寫信在精神上鼓勵我,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