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系統的學習、專業的訓練,能夠幫助孩子認識金錢、駕馭金錢,避免無計劃地亂花錢,樹立其節約意識、投資意識,去做財富的創造者和駕馭者。
日前,廣東珠海金灣一小因擬禁止學生帶零食、玩具、零花錢到學校引發熱議。有家長和老師支持,也有人反對,并質疑已接到的短信通知中包含“不定期檢查孩子書包”的做法涉嫌侵犯學生隱私。(《南方都市報》11月22日)
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安全,也為了規避校外玩具、零食給學校帶來的危害,學校擬出臺此規定,本意是避免學生攀比,怕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但是難以避開三個疑問。
其一,是否禁止得了?許多家庭經濟條件普遍提高,小孩子身上多半都有一點兒零花錢,能用于在外買早餐、乘車,也是為了應對臨時要用錢的情況。若沒有從實際出發,再加上缺乏家長的理解和配合,“禁帶零用錢”的校規可能名存實亡。
其二,是否違法?有老師看到了“禁帶零用錢”難以防范,欲強制檢查。此舉遭到學生家長的反對,書包屬于孩子的私人領域,直接檢查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感到不被信任。但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可能為孩子提供了不尊重他人、不懂法的示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