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一個問題,我想還是跟我們這個社會的上升通道太過狹窄直接相關。到目前為止,在絕大部分人心中,只有讀好書上一所好的大學才是最可靠的上升通道,而這也在相當程度上符合事實。但這就已經超出教育的討論范疇,進入到社會領域了,當然,教育也從來不只是教育本身的問題。如何進一步開放社會,使社會成員獲得更多的上升機遇,恐怕是我們要加以認真考慮的。
想要讀好書上好學校,為什么實現這個愿望一定要借助補習機構呢?說來說去還是僧多粥少,優質學位有限,只好一開始就進入殘酷的淘汰模式。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用度匱乏卻指望大家彬彬有禮,這是不符合人性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學而思”這樣的補習機構無過,民營學校——不管它們在使怎樣的“陰謀詭計”掐尖——也沒有什么過錯,有問題的只在于產生這種現象的社會環境:教育投入嚴重不足,至少與公眾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無法提供更多的優質學位,才導致目前的亂象。
所有那些政策調整,比如取消外語學校和民營學校的小升初筆試、中考指標到校等等,都是在忽略或者說無法改變教育投入不足這個源頭因素而采取的末端措施。因為源頭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這些末端措施實施起來就免不了左支右絀、顧此失彼,就像這次又有人指責取消民營學校的招生考試一樣,殊不知民營學校的招生考試也是問題一籮筐的。
這次“瘋狂學而思”引發全國大討論,儼然演變成了社會問題,相信有關部門也注意到了,該從根本上反思這個問題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