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多數學生不同,攀枝花學院大三學生陳悅的網購費用主要是由自己做兼職賺的。“雙十一”期間,陳悅消費了1300元,“父母給的生活費我都存著,購物基本上就花兼職的錢。”陳悅說,父母每個月給2000元左右的生活費,但自己想鍛煉一下,就加入了校園微商。
陳悅表示,由于微商有淡、旺季,自己兼職收入不穩定,每月大約在1000元左右,“雙十一”期間,買了一些衣物,都是自己平時想買又覺得太貴的衣服。“花自己掙的錢心里踏實。”
圖為大學生“雙十一”預算與實際花銷比例。實習記者 李華錫 制圖
近3成大學生“雙十一”變“剁手族”
根據中國青年網調查結果顯示,40%的大學生網購預算為100-300元,其次為100以下、300-500元,分別占21.95%、17.56%。在實際花費中,37.56%的網購大學生實際消費為100-300元;其次為100元以下、300-500元,各占21.46%和18.78%。71.4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雙十一”網購實際消費沒有超出預算,同時也有近3成大學生的網購消費額度超出預算,變“剁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