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歹也是接受過教育的 學生,你別想拿這些來糊弄我。”再次表示自己放棄領獎后,小西掛了電話。沒一會兒,她收到了一條短信。“點開看是張傳票,我就有點懵了。這時對方來電,讓我一定要去補交個人所得稅,語氣特別嚴肅。”獨自在家的小西頓時害怕了,于是答應交稅。就這樣,她去ATM柜員機將一個星期前剛拿到手的3000元工資匯給了對方所提供的賬號。
一連等了7個工作日,小西都沒有收到所謂的獎品,回撥電話卻發(fā)現(xiàn)對方手機是空號。意識到上當受騙后,她趕緊給在外地旅游的父母打了電話,并將事情反映給了微博客服。“客服說系統(tǒng)出現(xiàn)漏洞,被黑客入侵了,不少用戶都收到了詐騙信息。”小西說,由于覺得這錢被騙后多半追不回來,她便沒有報警。
不過,經(jīng)過此事,小西坦言自己的警惕性有了明顯提高,“就當花錢買教訓,吃一塹長一智。”近一年里,她陸續(xù)接觸過四五次電信詐騙,都能從容應對。“上次有人來電說‘你兒子在我手上,趕快交贖金’,我說‘哦,那你給我先找個男朋友吧’,對方一聽迅速掛斷了電話。”
案例二:
老教授欲轉賬買藥
幸被銀行及時勸阻
今年3月15日,中國工商銀行廣州石牌支行迎來一位70多歲的退休老教授李某。她徑直來到柜臺前,要求轉賬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