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務處老師心情最沉重的,是看到來自中西部農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家長:孩子就是整個家庭的希望,改變家庭的命運都寄托在他們身上。父母含辛茹苦供養(yǎng)、孩子寒窗苦讀上了大學,似乎看到家庭未來的曙光了,不料突然被勸退!曙光滅掉,希望坍塌……
李靖老師介紹,馬寧的家在一座中等城市,父母以賣早點為生,最早幾次打電話給他父母,夫妻兩人會在第二天準時趕到學校。經歷了幾次幫扶無效后,他的父母也不來了。“如果他還這樣虛度光陰,下一步如果再作進一步警示,真不知道他該怎樣面對辛苦謀生的父母!”李靖有點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大學,原來并不是傳說中放松的天堂!”幾位受到退學和橙色學業(yè)警示的學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似乎有些恍然大悟。中學時,因為被家長和老師看得緊,加上學業(yè)的壓力,一顆顆青春萌動的心藏了起來,到大學該要釋放了吧。于是,玩游戲、做兼職、談戀愛、忙社團……幾乎成了有的學生大學生活的全部。
“現(xiàn)在許多孩子,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在父母為其安排好一切的狀態(tài)下成長的。上了大學,真正開始獨立生活,很容易不知所措,陷入迷惘。”高捍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