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知名媒體人賈葭發布題為《花20塊進門的大學永遠不配一流》的文章,講述自己游覽廈門大學受阻后,通過不法商販指引翻墻進入校園的經歷,直指廈門大學限游措施“有損大學開放精神”,而引發網友熱議。10日,人民網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體驗和現場采訪。
廈門大學群賢校門外,游客排隊進入校園。沈宇波 攝
親身體驗:限游措施效果顯著,游客不多,秩序井然
在某知名旅游網站上,記者以廈門作為目的地進行搜索,顯示廈門大學僅位列鼓浪嶼之后,排名廈門必游景點第2位,多篇熱門攻略也對游覽廈門大學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由此可見,廈門大學儼然已經成為眾多來廈游客心目中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巨大的游覽需求面前,廈門大學于2012年出臺“校園參觀管理規定”,對工作日期間游覽校園人數加以限制,這一管理規定執行至今已將近3年時間。
游客在掃描證件后有序進入校園。沈宇波 攝
10日上午,記者前往廈門大學以游客身份進行體驗。按照攻略上提示的時間,記者在上午11點30分左右搭乘公交車抵達距離廈門大學群賢校門最近的“廈大西村”站。在車上,記者就注意到,雖然距離開放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但門口已有大批游客經按照校方設置好的通道排起了蜿蜒幾百米的長隊。而據群賢校門張貼著的公告顯示,自2012年12月17日起,廈門大學思明校園周一至周五實行有限度開放,每天開放時間為12:00—14:00及17:30后,其余時間不接待游客。而在12:00—14:00期間,大南校門接待人數為700人,群賢校門為300人,17:30后不限人數。
在大南校門,由于允許進校人數較多,游客排起的長隊更為壯觀。長隊旁邊則形成了一條“產業鏈”,不時有兜售地圖、紀念品、自拍桿的小商販延長隊招攬生意,其中部分小販稱可以繞過校門帶游客進入校園,費用在10元至20元不等。
中午12點整,游客依次掃描身份證后進入校園。由于通行速度較快,群賢校門前排長隊的游客在20分鐘后就全部進入校園。記者在進入校園時,以沒帶身份證為由,僅通過工作證確認身份后也順利進入校園。
進入校園游覽的游客多集中于嘉庚廣場及芙蓉湖附近。沈宇波 攝
據群賢校門負責掃描游客證件的保安人員介紹,雖然按照公告規定群賢校門在中午開放接待時間內只允許進入300人,但考慮到一些游客排隊辛苦,他們也會考慮在校園可承載的范圍內允許更多的游客進入。
在部分標有“教學區域”的地方仍然能見到游客。沈宇波 攝
在校園內,記者看到由于人數限制,校園內的游客并不算多,既不會擁擠無序,也不會影響學校正常的工作、教學秩序。可見限流措施的引入對保證學校正常有序運轉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作用。
通過體驗,可以看到在非旅游旺季,通過得當的行程安排,游客可以較為輕松地進入廈門大學游覽;而在旅游旺季,游客就需要耗費更多時間提早排隊,以免超過限制名額而無法進入校園。
校園內的游客不多,秩序井然。沈宇波 攝
多方觀點:游客學生觀點不一 專家呼吁加強引導
據了解,排隊等候參觀校園的游客大多來自福建省外。從浙江跟團第一次來到廈門旅游的楊先生說:“作為游客,我們難得來一趟廈門,也很希望能逛一逛廈大,假如不是跟著團我還不知廈大是有限制游客,還需要排上這么長的隊伍,大學本具有開放性,沒有必要對游客進行限制。”
小商販沿隊伍兜售商品。沈宇波 攝
來自陜西的游客高先生說:“對于我們游客來說,都希望隨時來就可以入校園,對于學校也存在管理問題,但我建議學校是否能采取分區的方式,比如,上課的時間可以讓游客避開教學區的通行,這樣既不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也能隨時滿足游客的體驗訴求。”
來自黑龍江游客王小姐是一名高校教師,她認為對于一所學校而言,出于對學生安全的考慮,限制游客有一定的道理,但學校可以有更靈活的手段。“能否在這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比如在工作日白天設置多些開放的時間段,節假日可以全開放之類能盡量滿足游客需求。”
而接受記者采訪的廈門大學學生普遍表示,游客過多勢必會影響到學生正常的學習與生活秩序。“有時因為游客太多,造成我們吃飯食堂擁擠,甚至很多吃完飯不收盤子的不文明行為,還有擁擠嘈雜的現象,這使我們如今不愛出走出宿舍,限制游客是需要的。”廈門大學大四學生的林同學告訴記者。
在游覽隊伍的另一側,學校設置了專供教職工、學生通行的通道。沈宇波 攝
廈門大學研究生陳同學向記者表示,“平日游客太多,造成芙蓉隧道非常擁擠,很多時候我們騎自行車很難通行,人多也挺危險的。還有幾次我在集美樓自習,窗外就有游客在拿著相機拍照和喧嘩,這會影響到我們的學習。”
今年剛剛考入廈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童同學則認為游客并不會對自己造成什么影響,“到廈大游玩的游客基本上都是逛逛湖邊,拍拍照,一般都很文明;廈大也有特定對游客開放的食堂,并不見得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全天候開放應該也沒有問題。”
就此問題,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甘滿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廈大的游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開車一部分步行,廈大收取較高的停車費和有限的停車位也能限制一些車輛,并不會對交通造成堵塞。而對于步行入園的游客則不應加以限制。大學主要功能是傳播知識,創造知識,服務社會,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科研服務于社會,游客到大學參觀感受大學的氛圍實際上也是個接受教育的過程,這一點是需要對外開放的。但作為校方,可以讓管理者對游客加以引導,例如不要大聲喧嘩吵鬧,對于有些教學樓不要上去,加強引導,有些地方遠觀就行,現在學生宿舍也有門衛,限制游客的數量和安全關系沒有必然關系。” (沈宇波 陳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