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將進入二十四節氣的“大寒”節氣。“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此時,我國大部地區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俗話說:“過了大寒,又是一年”。辭舊迎新,雖寒盼暖,此為大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寒節氣的詩詞及諺語、傳統習俗,一起來看看。
大寒習俗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過了大寒即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大寒節氣由于近年,這節氣期間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松的節氣。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作為年尾最后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
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歷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
1.食糯
就是大寒節氣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2.縱飲
“縱飲”,指放開宴樂,縱情飲酒。東漢蔡邕著作《獨斷》收錄有“臘者,歲終大祭,縱吏人宴飲也”。
3.做牙
“做牙”,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做牙有“頭牙”和“尾牙”的講究,頭牙在農歷的二月二,尾牙則在年尾臘月十六。民間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習俗。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4.除塵
“除塵”,又稱“除陳”“打塵”,就是大掃除,“家家刷墻,掃除不祥”,把窮運掃除掉;反之,“臘月不除塵,來年招瘟神”。除塵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進行,即“祭灶”日,除塵時要忌言語,講究“悶聲發財”。
5.糊窗
“糊窗”,就是用新紙裱糊窗戶,“糊窗戶,換吉祥”。為了美觀,有的人家會剪一些吉祥圖案貼在窗戶上,故又稱“貼窗花”,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五進行。
6.蒸供
“蒸供”,就是準備祭祀用的供品,過去供奉用的糕點、饅頭都是用面蒸制的,故稱。
7.趕婚
“趕婚”,古說臘月底諸神上天“匯報一年工作情況”去了,這時的人間百無禁忌,趕在這時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農閑,所以舊時民間景象是“歲晏鄉村嫁娶忙”。
8.趁墟
“趁墟”,購買日常用品,置辦年貨。墟期按約定俗成,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日。除十號外,天天都是墟日。舊時每逢墟日,無論是彎彎曲曲的小路,還是平整寬闊的大道,趁墟的人都絡繹不絕。
9.洗浴
“洗浴”,與“除塵”有相同用意,是搞好個人衛生,寓意洗去一年煩惱和晦氣。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個發、沖個涼,即老話所說的“有錢冇錢,洗凈過年”。
10.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傳統過年習俗,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并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大寒詩詞
詠廿四氣詩·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奪陽。
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觀放白鷹
[唐]李白
寒冬十二月。
蒼鷹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啄。
自有云霄萬里高。
大寒
[宋]陸游
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
可憐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
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
信能宗闕里,百氏端可黜。
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
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大寒吟
[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大寒諺語
大寒一夜星,谷米貴如金。
大寒到頂點,日后天漸暖。
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大寒豬屯濕,三月谷芽爛。
大寒天氣暖,寒到二月滿。
大寒牛眠濕,冷至明年三月三。
大寒大寒,防風御寒。
小寒多積肥,大寒迎新年。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