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與“體罰、變相體罰”有本質區別
紫牛新聞記者在此次的討論稿上看到,該校明確提出,懲戒與“體罰、變相體罰”完全不同。“體罰是通過身體的痛苦使學生屈服,帶來的后果往往是負面的,造成學生發展上的障礙;而懲戒的目的是教育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最終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懲戒是激勵、表揚等正強化教育手段都失效的情況下采用具有強制性的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手段。”
局小在討論稿中表示,教育懲戒的實施原則包括了教育性原則、公平性原則、清晰性原則、有序性原則。這些原則要求懲戒的目的是為了戒,而不是為了懲。實施教育懲戒時要謹慎,要保證方式手段的人性化,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與此同時,懲戒應該就事論事,懲戒學生做錯的事,要把人和事區分。犯錯接受懲戒,但不能因此被貼上標簽。在這一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教育懲戒的意義和方式;其次懲戒必須在基于事實清晰、責任明確的情況下進行,以保證被懲戒學生對懲戒的認可和接納。同時,要使家長清晰并認同懲戒的意義與方式,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基于學生犯錯的程度和次數給予不同的懲戒,不能越級,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據介紹,按照計劃,未來將把該校的懲戒制度提前告知學生,并與學生制訂《班級懲戒規范》。學生第一次犯錯,提醒。學生第二次犯錯,警告并告知家長。學生第三次犯錯,實施相應的懲戒。學生再次犯錯,提高相應的懲戒方式。
7種情形面臨懲戒
實施方法共有8種
討論稿上,教育懲戒的實施對象包括7種情形:1.經常不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2.經常不能達成局小學生日常作息規范;3.經??刂撇蛔∽约旱男袨椋绊懓嗉壖w學習和活動;4.經常慫恿他人犯錯,并借助謊言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5.經常出現暴力傾向,傷害班級同伴; 6.經常不經過他人同意,隨便取用他人的東西;7.其他(經學校實施教育懲戒指導委員會討論認可)。
此次討論的教育懲戒的實施方式共有8種:
1.批評:直接用言語指出學生的錯誤,讓其明白自己的錯處,并產生愧疚。先進行單獨面批,若沒有效果,可以選擇合適的范圍進行公開批評,讓同伴一起指出他的錯誤。
2.加倍勞動:將自己力所能及應完成的學業任務和勞動任務完成,并加做一次,然后與學生約定再犯錯,如何翻倍。根據反復犯錯的情況,不斷提高之前約定的相應的倍數,最高不超過5倍。
3.取消部分特權:取消的特權應是學校正常教學活動之外的,與學生受教育權無直接聯系的權利,如不能評先,不能參與午間活動等。
4.沒收:沒收與違規行為有特定關系的物品,沒收是暫時的,應在短期內歸還學生或家長,如手機、不利學習的課外書、玩具等。
5.靜坐:放學后將學生留下在自己的座位上反思自己的錯誤,并與老師進行反思后的交流。
6. 誦讀:誦讀與錯誤行為相關的經典語錄,并進行強制抄寫和背誦。
7.隔離:將無法與伙伴友好相處,或經常影響集體生活的學生從集體環境中抽離出來,與學校專業指導老師在獨立的情境下學習一些時間。
8.陪讀:請學生的父母到校陪讀,幫助老師共同督促學生的表現。
校方聲音:
校園聽證會并非“走過場”
未來一周傾聽各方聲音
“今天我們請了這么多代表一起開這個聽證會,就是希望能夠聽到更多的意見,讓接下來將要推出的教育懲戒制度更加完善。”李偉平校長告訴記者,這次聽證會絕對不是“走過場”,“今天學校準備的材料上寫得很清楚,叫做《常州市局前街小學關于實施教育懲戒的指導建議(討論稿)》,就是用來討論的,這和最終稿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他表示,學校沒有預設“標準答案”,聽證會就是要提高懲戒制度的科學性,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創設好這一制度。
采訪中,李偉平校長坦言,聽證會雖然邀請了各方代表,但是人數依然很有限。與此同時,雖然現場大家唇槍舌劍,但是依然不能排除部分家長、學生“撿好聽的說”的可能。“考慮到這些情況,我們覺得,聽證會并不會一錘定音,還會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通過我們的微信訂閱號、學校郵箱收集大家的意見。無記名的觀點可能會更尖銳,但這正是我們需要的。”
據了解,意見征集結束后,校方會再次邀請專家、學生、家長、教師代表進行評估,在正式推出前,還會有試運行階段。“我們會和學生、家長簽訂協議,如果不愿意接受,我們便不會對其孩子使用教育懲戒措施。”李偉平校長表示,是否接受懲戒會由家長和學生決定,學校會進行宣傳引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