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有點別扭的“中學高級教師”
小學對優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優秀教師流失、中小學學段之間師資水平配置不均衡等問題,到2000年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關頭。
這一年,濰坊市在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中,首次在小學教師中增設了“中學高級教師”,相當于副高級,由此改寫了小學教師職稱只能止步“小學高級”的歷史,小學教師也可以評“中學高級教師”職稱了。
這一改革舉措的初衷是讓一些出類拔萃的小學高級教師有望沖破“透明天花板”,“破格”評上“中學高級教師”,但仍然留在小學任教,增強小學教育對優秀教師的吸引力。當然,能真正評上的依然只是鳳毛麟角,即便如此,但還是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給小學教師帶來了希望。
濰坊市的初次試驗,給每個縣小學教師評“中學高級教師”的名額只有一兩個,想要晉升,可謂難上加難。最終,昌邑市只有姜言邦一人憑實力和業績闖過了獨木橋,破格評上了“中學高級教師”,成為昌邑首位擁有副高級職稱的小學教師。
伴隨著職稱的破格晉升,姜言邦的工資也漲到了2500元。這一回,姜言邦和很多人的感覺一樣,覺得“真的已經到頂了”。“小學教師能和中學老師一樣評‘中學高級教師’職稱,評上了就相當于大學副教授的級別,再不知足,還想咋的?”姜言邦說。
但事實上問題依然存在。“明明是小學教師,卻要去評‘中學高級教師’職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味道,心里感覺有些別扭,不那么舒暢”,這是很多小學老師的心聲。
此外,一些新問題也隨之而來。濰坊市教育局組織人事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03年開始的評聘分離制度,到后來逐漸積累了一大批通過了職稱評定,但是沒有崗位聘任、工資待遇無法落實的老師,這些老師的職稱可以說名不副實。他打了個比方,很多人到一個屋子里吃飯,而屋子里的座位有限,那些評上了職稱,并且已經被聘任到崗的老師,就相當于進了屋子,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吃飯了;那些評上了職稱,但是因沒有空崗還沒有被聘任的,只相當于排隊排到了前面,進了屋子,但只能站著等有了空座位才能坐下吃飯;那些還沒有評上職稱的,連屋子也進不了,只能在院子里排隊等待。很多年輕的業務骨干和一線教師只有等到前面“老資格”的教師全部解決了,才能輪到他們,大大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而很多老教師的狀況正如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張國華所說:“到了45歲后就不想上課了,因為評上高級職稱后就沒了壓力,可以考慮退居二線了。”
在職稱評定中如何評價老師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濰坊市日向友好學校校長張則香說:“原來學校沒有自主權和發言權,只是負責收集上交老師們的評審材料。”而負責評審的教育部門、人事部門及評審專家僅憑文憑、學歷、論文數量等書面材料,很難全面了解一位老師的真實水平,評審過程也缺少監督,有時會造成評審結果和實際情況脫節的現象。這導致很多老師把精力放在了準備材料和想方設法找評委、拉關系上,違背了職稱評定的本意。此外,學校里后勤等多年不在教學崗位的職工照樣可以評聘職稱,職稱評聘也不向班主任傾斜,挫傷了一線教師和班主任的積極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