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說 掛科很嚴重 學習需努力
王亞鵬
國外高校“寬進嚴出”的模式,讓不少海外學子感到壓力巨大,也會因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不匹配等原因出現掛科的情況。如何避免掛科,掛科后如何補救?聽聽在讀留學生怎么說——
作為學生,掛科是誰都不想發生的事。“我也不想掛科啊!不僅耽誤時間,還浪費金錢!”目前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南澳大學留學的小高抱怨說。在南澳大學,如果學生不及格需要重修的科目超過所選科目的一半,就會被勒令退學。通常學校會提前一個學期通過電子郵件或郵寄信件的形式,通知學生有潛在的退學風險。如果一學期過后,學生的成績仍然不理想,學校就會正式啟動退學機制,寫退學信給學生。一些澳大利亞大學還有更為嚴格的條件,即“雙掛科退學”機制,即如果某一門課在第一學期不及格后重修,重修之后仍然不及格,那么不管總數有多少門課不及格,都會直接讓學生退學。
在采訪中,不少留學生告訴筆者,學習不努力是留學生掛科的主要原因。小高就讀的專業是幼兒教育,在上專業課之前她需要通過語言考試,第一次考沒有通過。“因為學校的考核方式與國內不一樣,出勤和平時作業都被詳細地記錄到成績中,然后與期末考試成績按比例折算出總成績。”因為對南澳大學的考試方式不熟悉,小高對平時的作業不夠上心。等成績下來看到不合格時,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好在經過補考,小高順利通過了語言考試。
對所學專業不了解也是導致掛科的原因之一。“我是第一次聽說實習還有掛科的。”小高說。據她說,她一個同專業的師哥,因為專業實習考核沒通過而導致掛科。在南澳大學,不同的專業對實習要求不同。“例如我讀的專業,如果實習考核不通過,就要等到下一年再實習一次,否則就沒法畢業。”小高說。
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對所學專業不了解而導致掛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留學生在出國留學前,對選擇的學校和專業沒有足夠的了解,等到留學生活開始,才發現所學專業不適合。“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同學所申請的專業一般都是自己之前所學的專業或者感興趣的專業,最重要的是在自己學習能力范圍之內。”小高說。
對海外學子來說,要避免掛科,最重要的是努力學習。“有些留學生掛科不是學不會,而是不努力。”目前在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語言系讀博士的韋曉菲說,“我在俄羅斯看到個別中國留學生,只顧吃喝玩樂,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怎么能不掛科呢!”
對于準留學生,小高建議他們一定要提前了解相關專業的具體情況,包括學習難度、考核要求、實習要求、考核標準等。“出勤率和平時作業一定不能馬虎,否則有可能導致掛科。”
就海外學子如何避免掛科出現,合知行教育創始人劉云霞表示,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選對老師和課程,有時候同樣的一門課,不同的老師教,打分難易程度可能相去甚遠,所以要多和同專業的學長交流,選之前確定好課程和老師;其次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不要錯過任何交作業的截止時間;第三,不要曠課遲到。老師上課說的一些知識點不一定在PPT或者板書上,要認真聽講,把老師說的重點內容都記下來,這樣有利于復習。
“一般學校會在剛開學的一段時間內,允許學生重新選課,即如果上了幾次課后覺得課程不適合自己,可以中斷學習。但如果過了學校規定的重新擇課時間,再申請中斷課程,就會顯示在成績單上。所以,要慎重并及時調整自己的課程規劃。”劉云霞說。(趙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