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少子化”沖擊下,臺灣學校為了搶學生出怪招。臺灣“大學招聯(lián)會”日前表示,從2019年起,通過“繁星計劃”和“申請入學”的方式升學,不再考核學測5科成績,考核范圍放松至0至4科,即考生沒考試,也能讀大學。消息一出,立刻掀起島內教育界的質疑聲浪。
臺灣學生通過“繁星計劃”及申請招生的途徑升學,不考學測也能就讀部分院校。圖為學測結束后,臺灣考生們慶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為了配合臺當局“12年國教課綱”的實施,臺“大學招聯(lián)會”日前表示,將實施上述改革措施。對此,臺大表示震驚,擔心以后私立學校僅為了能夠招到學生,而不看成績,將對臺灣學術發(fā)展造成重創(chuàng)。
據(jù)了解,按照先前的規(guī)定,臺灣學測必考5科,通過“繁星計劃”及“申請招生”途徑入學,最多將考核5科學測成績。而如今為減輕學生壓力,2019年起,考生參加學測可自主選擇要考幾科、甚至可以不考,相關科目也會降低至最多4科。
此外,臺灣“招聯(lián)會”執(zhí)行秘書、清大教務長戴念華還透露:“過去規(guī)定學測5科之中,考生有任何一科為零級分,就不能參加繁星或申請招生,但根據(jù) 招聯(lián)會 決議,2018年起取消此規(guī)定。”也就是說,即便考生個別科目為零級分,只要總分不是零級分,仍可入學。不過,戴念華也表示,對于未來有大學校系考核零科,校系要自行管控,以確保招收的學生適合讀大學。
“我很震驚。”臺大教務長郭鴻基對此提出質疑,他表示,為減輕學生壓力,降低到采計4科,臺大“勉強接受”,但無法認同一科都不考核。郭鴻基認為,少子化沖擊下,許多學校為了搶學生“出怪招”,“他們可能在招生時一科都不考核,完全不看學生學科成績就收進來,這對高等教育沖擊大,也影響競爭力。”
“寧缺毋濫。”有臺灣網友表示,將來會有不識字的大學生出現(xiàn)。也有網友認為:“臺灣必須正對大學的迷思,大部分私校都以賺錢為目的。”也有網友諷刺,臺灣的大學正邁向小學化。
對此臺灣《中國時報》也撰文痛批,稱此舉將加速臺灣高教向下沉淪,還將進一步演變成臺灣教育的災難。
文章指出,歐美許多大學以“申請制”招生,只看學生提出的書面資料就決定是否錄取,臺灣2019年起推動的新考招制度,有向此看齊的味道。不過歐美大學入學容易,畢業(yè)很難;而在臺灣,畢業(yè)卻很輕松,如果未來連入學招生都沒有基本學科能力要求,很難想象未來大學生會是什么樣的水平。
文章認為,臺灣的大學數(shù)量多,年輕人讀大學比例相當高,造成“學歷貶值”,畢業(yè)后只能找到低薪工作。臺灣教育主管機關應進行管控,讓辦學不佳的大學早早退場,將教育資源用在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