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問題慎談論
法律意識應加強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在使用社交賬號發布信息時,任何有關安全問題的信息都不應該被當成玩笑而隨意談論。
馮甜(化名)就讀于美國愛德華大學。她對在社交賬號中不可有任何涉及安全問題的言論這一點深有感觸。“在我們學校,曾經有個留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在圖片分享網站上發布了一張持槍照,并說如果期末考試沒有通過就會讓教授感到恐懼。”雖然事后通過調查證明這只是他開的一個玩笑,但他還是被學校判定為危險人物而被開除,并被要求立即出境。馮甜說,“這次事件讓我感受到,即便是在自己的私人社交賬號中,開玩笑、發牢騷也應有分寸,那些涉及安全問題的話題不可當兒戲。另外,這次事件反映出的不僅僅是對于自身言論的不謹慎,也體現出部分留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
留學生在出國前應盡可能詳細地了解留學目的國的法律法規以及就讀學校的校紀校規,因不當言論而受懲罰,這樣的代價太大了。
尊重他人隱私權
敏感話題別涉及
除安全問題外,在使用社交賬號時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特別小心。
尊重他人隱私權是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照片及言論時需要遵守的準則。曉琪(化名)就讀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提到尊重他人隱私,她說:“我曾在臉書上發布過一張自己在健身時的照片,結果差一點被起訴。原因是照片的背景中有另一個正在健身的女生,她碰巧看到了我發布的照片,由于她當時的著裝有些暴露,認為我侵犯了她的隱私權。好在我及時刪除了照片并且真誠地道歉,向她說明了這只是無心之舉,才化解了這次危機。”外國人通常很注重個人隱私保護,身在國外,使用社交賬號發布信息時,應仔細檢查是否有可能對他人隱私權造成侵害,進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每個國家都有相對敏感的話題。留學生須在使用社交賬號時盡量規避此類話題。冀嘉昱說:“在美國,種族問題、性取向、少數群體問題都是絕對不能在社交媒體上談論的禁忌話題。”楊景淦正在德國讀預科,他說:“剛來德國,就有學長告訴我們,社交媒體中最禁忌的就是仇恨言論。”陳鑫濤則表示:“在英國,很重視青少年保護,一些可能傷害青少年的話題,例如青少年犯罪等,都屬于敏感話題,最好不要在社交平臺上參與討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