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2017年7月消息報道,新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以來,由于心理疾病考試時需要特別照顧的大學生數量飛漲。泰晤士報調查報告,2016年在劍橋大學有218名學生考試時收到特殊待遇,是2011年數量的三倍;在倫敦帝國學院,2017年有111人收到特殊待遇,而5年前只有11人;桑德蘭大學2017年有167人收到特殊待遇,5年前只有96人。
特別考慮的需求是逐案決定的,學生們如有特殊情況(比如家人過世或者身體欠佳)使他們無法專心學習可以自行向大學申請。收到特別考慮的學生們可能會在考試時允許利用額外時間,拿到補考機會,或者可以寫一篇論文來替代考試。學生會領導們警告大家,現在學生當中有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經濟和學業上的壓力經常會造成憂郁癥和焦慮癥的惡化。
在國立中學里,二十萬學生,大約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十一,在考試時利用了額外時間,這個數據預計在今年夏天會繼續上升。在收費的私立學校里,這個比例更高,有將近百分之二十,或者2.7萬的人收到了特殊考慮。
有些學者認為讓學生這么輕而易舉地拿到額外時間是不負責任的,使得許多不真實的要求把這個概念變成了一個“笑話”。弗蘭克·弗雷迪,肯特大學的前社會學教授以及《現在的大學怎么了》,警告這個做法使用已經變得太廣泛了。
“幾十年前這個做法非常罕見,但是現在已經變成笑話了,”他告訴《泰晤士報》的記者。“這意味著對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規則,對那些努力學習的學生是非常不公平的。當然有些學生有真實的困境,但是有些例子就類似于‘瑪麗和她的男朋友分手了,他罵了她幾句,她心靈受傷很嚴重,現在沒法專心考試了’。”
英國學生聯盟在2015年做了調查,顯示有多達百分之七十八的學生在2014年有過心理問題。高等教育統計局近期數據顯示,創紀錄的學生在2014-2015學年由于心理疾病輟學。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017年7月的一篇報告發現,只有百分之三十七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申請者打算向他們的大學表明他們的情況。
最新數據顯示,愛丁堡大學允許16名學生選擇不做他們的期末口語演講,還有29名本科生由于心理原因“不會因為上課不發言被懲罰,也不會被迫參與”。學校還允許兩名學生選擇“替代”他們的考試。紐卡斯爾大學還為一名賭博成癮的學生安排了重考。謝菲爾德大學對于如何應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規則指名,在考慮是否為某位學生延緩考試時,需要參考這位學生“是否無法應對考試”。特殊考慮的規則都由大學自己訂,所以有很多案例非常不明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