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社會制度的討論課
韓昊然,英文名字是史蒂夫,是一位1982年出生的奧地利人。他來到中國已經7年了。之所以選擇來攻讀“當代中國研究”碩士專業,是因為韓浩然覺得自己對中國還不夠了解。“我們身邊的朋友問我中國的國家制度到底好不好,我還是回答不上來。作為一個在中國生活了7年的外國人,我覺得我應該去學習,去更多地了解這個國家。”
圖為歐坤和韓昊然就畢業論文問題進行討論
“在去年講述中國政治和中國政府的課堂上,中國教授讓我們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討論,核心問題是西式民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哪個對中國更好。”韓昊然說,“我們的課堂很開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大家交鋒很激烈。”
“當時有同學指出,相比于中國制度,西方民主制度更加尊重人權,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保障。我認為不能簡單比較誰好誰壞,關鍵要看是否符合當地的國情。”韓昊然說,以奧地利為例,中國有許多省的面積是超過奧地利的,奧地利也沒有超過13億的人口。這意味著,治理奧地利和治理中國的難度不同。
歐坤對韓昊然的觀點表示認同,他認為;“對中國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就政治層面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同時,也提倡多黨合作和協商制度。”歐坤認為這是中國制度最大的優勢,“這樣有利于把13億中國人民團結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團結在一個核心之下,可以加快決策進程,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說,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韓昊然則在討論收獲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正確。關鍵在于看它的實踐效果,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只要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可以保證經濟繁榮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那就是好的制度。關于外媒對中國制度的非議,韓昊然認為:“批評總是很容易,因為凡事都有缺陷。問題在于,批評之后卻拿不出更好的方案,那么這個批評就是無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