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灑水車對新修的瀝青路面進行沖洗,迎接后渚到城東快速通道通車
東海隧道全長2190米,行車大約5分鐘
海都閩南網訊 今天是個好日子。盼望已久的東海隧道和后渚至城東通道,今日正式通車。市民可由市區津淮街,通由東海隧道,5分鐘直抵東海片區。而連接城東東海兩組團最便捷、最直接的通道,即后渚至城東通道,全程3.6公里,驅車只要8分鐘。
泉州市規劃局相關人員介紹,這兩條通道通車后,縮短東海至市區、城東的時空距離,同時也是泉州環灣建設,打破路網關鍵的一筆。
聚焦1東海隧道2.2公里5分鐘通過
昨日天氣不錯,記者早早到東海隧道體驗。車子穿過寶秀小區,直抵東洞口進入隧道。洞內燈光通亮,噪音明顯降低。雙向四車道的隧道,瀝青路面舒適。隧道兩側墻壁,一塊塊拼接的裝飾板,清潔通透,消防栓也已裝備到位。
隧道內有三處應急通道,并有多處掉頭區。出了東海隧道西洞口,一條跨線橋起于津淮街東段,以高架匝道的形式,跨過云鹿路,向津淮街延伸而去。高架橋上周邊附近的小區,均已裝上隔音屏。
經記者體驗,如果以時速40公里/小時行駛,單向2公里多的路程,大約只需5分鐘。
三大亮點為隧道加分
東海開發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東海隧道有三大亮點。其一,隧道兩側的裝飾板,可不是簡單的墻板,它有隔音功能。
其二,東海隧道內安裝的火災消防報警系統,是靠光纖控制的。如果隧道內出現火情,控制室警報就會作響,有關人員就能及時救火排災。
其三,是隧道內所裝的燈光,是可調頻的,也就是隨天氣變化而自動感應。遇到晴天,燈光會稍暗,但若碰到陰雨天,燈光就會自動調頻變亮,智能又節能。
隧道洞口線路提醒
目前,東海隧道寶秀小區門口段和隧道津淮街東段出口,已建成兩個地下通道,行人可直接下通道過街。
從津淮街往東海方向的車輛,通過高架橋,跨過云鹿路平交口,可以直抵東海隧道西洞口;云鹿路方向的車輛,通過云鹿路平交口需信號燈組織交通。
從寶秀小區經隧道到市區方向的車輛,通過地面層道路,在云鹿路平交口,通過右轉彎雙向車道,轉入津淮街。
需要提醒的是,出了東海隧道西洞口的連接線高架橋是單向匝道,只允許從津淮街往隧道方向的車輛通行。
聚焦2后渚至城東通道
聽說后渚至城東通道今日通車,后渚附近村民相互傳遞著這一好消息。昨日,記者驅車沿著沿海大通道,行至后渚大橋段,后渚互通立交橋映入眼簾。上了互通立交橋,雙向六車道的互通橋,劃上標線的瀝青路面,視線開闊。
過了互通立交橋,車子由后渚至城東直行,沿途灑水車來回噴灑著路面,為通車前備足功課。不過,在道路主線右線仍有數米路段,還未鋪上瀝青,行經此段的車友請小心慢行。
一路體驗下來,全長3.6公里,大約需要8分鐘。而原本東海至城東之間,需繞過東海、市區、坪山路,穿過坪山隧道到達城東,大約20多公里的路程,現在大約省下近5/6的路程和時間。
東海開發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通車的是后渚至城東通道主線,而該通道另兩條匝道仍在施工中。但該通道的通車,使泉州中心市區“田字形”快速通道,走上關鍵的一步。(本網記者 曾小琴 謝向明 謝明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