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那曲尼瑪縣情
尼瑪縣情
尼瑪縣地處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北有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南有岡底斯山。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為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北部為幅員遼闊的“無人區”。屬高原亞寒帶半干旱季風型氣候和高原寒帶干旱氣候。礦藏資源有金、硼砂、堿、鹽、水晶石、銅、鐵等。野生動物資源有野牦牛、野驢,藏羚羊、黃羊、盤羊、熊、黑頸鶴等。
尼瑪縣經濟以牧業為主。僅南部零星種植青稞、油菜、無根,其余地區均為純牧業區。主要飼養牦牛、山羊、綿羊等。手工業以加工卡墊和金銀手飾品為主。
1951年前無公路。目前全縣鄉鄉均通公路,黑(那曲)阿(獅泉河)公路貫穿縣境,東達那曲與青藏公路相接,西到獅泉河與新藏公路相連。全縣通車里程達5000公里。特產品為揚名中外的喀什米亞爾山羊絨。
境內湖泊眾多,均為典型的高原封閉型湖泊。主要有當惹雍錯、昂孜錯、布若錯、依布茶卡等,湖面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其中布若錯湖面海拔5158米。這里湖泊、雪山、藍天融為一體,能使人領略到藏北高原天地蒼穹的真正意境。
地方主要特色有
雪蓮花
雪蓮花生長在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雪山雪線附近,耐低溫抗風寒,花像蓮蓬座子,頂形似蓮花,故得名雪蓮花。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有除寒化痰、壯陽補血、溫暖子宮等功能。
雪 雞
雪雞雞形目,雉科,鳥類,人們傳說中美麗的鳳凰就是雪雞。雪雞有四季更衣的本能,而且衣著華貴高雅,美麗無比,孔雀自愧不如、丹頂鶴望而卻步。在公園里百鳥群聚中,它仿佛就是鳥類的王子。
金銀飾品
金銀器是西藏傳統的工藝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金銀器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裝飾品,如鐲子、戒指、項鏈、頭飾、胸飾、刀鞘及鼻煙壺上的裝飾等;一類是生活用品,如酒壺、酒杯、勺、筷、碗、盤等。有的以純金、銀制作,有的以金、銀鑲嵌、包裹。
尼瑪縣旅游資源豐富,達果雪山、當惹雍錯不僅風光旖旎還有這神話般的傳奇色彩,吸引著游客的目光;象雄都城遺址靜靜的屹立,等待著人們看透歷史的滄桑……無人區粗獷蒼涼的大自然原貌,處處充滿著荒漠的悲壯之美。達果雪山位于那曲地區的尼瑪縣境內,是古象雄部落的神山之一,也是藏區4大雪山之一。山勢巍峨雄偉,千姿百態。峰頂銀色的冰雪閃著光芒,直插云端。達果和當惹都系象雄語,在達果山洞和當惹湖邊,還有許多天生奇物,如神密巖洞、天然石鑼等等,藏北牧人極信其法力靈驗,每年到這里轉山轉湖的香客信徒絡繹不絕。
在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也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在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窮宗附近的當惹雍錯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邊今存一建于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玉本寺,相傳為苯教最古老的寺廟,香火尤盛。
在有“藏北的太陽”之稱的尼瑪縣北部的絨瑪區境內,有一個數百平方米的溫泉,終年熱氣不散,泡此溫泉不但對關節炎、皮膚病有顯著療效,而且那里風光獨特,景色奇麗又有遠古時期的巖畫可觀賞 ,一舉兩得,凡到西藏泡溫泉的旅游者都非去不可。
雙湖無人區自然風光綺麗,藍天和大地的色彩對比強烈,空氣清新,空氣透明度高,因此一切看起來都很清晰,往往在距離上給人以錯覺。這里的美是一種粗獷的美,既原始又自然。
經濟概況
尼瑪縣經濟以牧業為主。僅南部零星種植青稞、油菜、無根,其余地區均為純牧業區。主要飼養牦牛、山羊、綿羊等。 手工業以加工卡墊和金銀手飾品為主。
那曲地區合理調整農牧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2010年,那曲地區尼瑪縣農牧民人均收入達4369.62元。
教育醫療
全縣共有17所學校,其中小學15所,初中1所,幼兒園1所,小學在校生293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6%,初中在校生1464 人,入學率達到96%。初級職業學校在校生180人,幼兒園入園孩子50人,教師隊伍不斷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教育事業長足發展,全縣教師人數達到284人,其中,中學教師107人,小學教師159人,職校教師6人,幼兒園教師12人,順利完成了“兩基”攻堅任務。
全縣有醫院16所,其中14個鄉級衛生院,醫務人員163人(其中鄉級醫生49人,村醫務人員92人),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鄉(鎮)覆蓋率達100%,優生優育、防疫接種工作有序進行,脊髓灰質炎、強化免疫接種率達到98%以上,衛生各項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農牧區醫療鄉村覆蓋率為100%,農牧民參合率預計為99%,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