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麗鄉村系列報道
──南安市康美鎮福鐵村介紹
福鐵村隸屬南安市康美鎮,由福水、鐵峰二個鄉取首字命名,原為福水鄉,先后歸豐州、洪瀨管轄。1965年歸康美公社所轄。1984年為康美鄉福鐵村委會,1988年為康美鎮福鐵村委會,距南安市區16公里,屬泉州半小時經濟圈。有過溝、福水、莊內、長仔岸、東山后、小坂、垵內等7個自然村,有15個村民小組,村民1338戶4700多人。全村面積3.6平方公里,農作物主種水稻、甘薯、小麥、花生等,兼種蔬菜、大豆。林果以馬尾松為主,龍眼次之。福鐵村利用省道307線優勢,積極招商引資,現有森源傢俬集團、環亞泡塑、福建省水利水電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業落戶該村;域內福新工業園區被南安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重點工業園區建設項目。村民把握住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甲魚養殖業、養豬業、養雞、養鴨業,并建成多個禽畜批發場。
這些年來,福鐵村黨總支村委會一直將環境衛生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此項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專門成立了以村長林風翔為組長,全體村干部為成員的福鐵村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先后多次開會研究,制定詳細整治計劃,明確任務重點,部署環境衛生工作任務,制定了具體的工作落實方案,通過各種宣傳形式大造聲勢,廣造輿論,為全面徹底治理環境衛生奠定基礎。于2013年6月6日,在傅火炎書記、林鳳翔村長帶領下,鎮村兩級干部及長岸自然村全體村民參加,開展了以福鐵長岸自然村為試點的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共出動鎮村干部、群眾200多人次,出動挖掘機20余臺次,運輸車180多輛次,拆除了影響村容村貌的30幾座露天旱廁,簡易臨時搭蓋。清理“三堆”近200立方米。在組織村民徹底清理“三堆”的同時,重點對亂堆亂放,主次干道、公共場所的衛生死角,進行清理,使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增強農民文明衛生意識,提高村民整體素質,制定了以“做文明村民、創文明新居、建美好家園”為主題的“衛生文明戶”評選活動方案。在評選活動中,采取黨總支村委會主導,鎮工作組參加,各自然村老人會牽頭組織,按照1/3入選面,以“家庭和睦、孝敬老人、鄰里和諧、文明衛生、庭院整潔、室內干凈、綠樹成蔭、花草繁茂”為評比標準,評選出衛生文明示范戶。真正將評選活動變成宣傳、學習先進典型的過程,并以此為契機,激發村民主動參與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熱情。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福鐵村的“美麗鄉村”工作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