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9日訊 上周,泉州中考日程進入百天沖刺,泉州市教育局也出臺《2013年泉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分別對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物理、化學、歷史等七個學科的命題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考試要求、考試形式等方面做了規定。
根據《考試說明》,今年泉州中考繼續實行“兩考合一”、網上集中評卷,試題難易度仍為8∶1∶1,不出偏題、怪題和死記硬背的題目。各學科的命題與考試范圍、題量、總分值等保持穩定。同時,英語、數學繼續為學習困難生設置10分低難度的附加題。
中考風向標已出爐,未來三個月該怎么復習才有效?對此,泉州實驗中學、泉州現代中學一線名師,為考生們解讀中考考試說明,并給出中肯的建議:未來三個月,考生還是要打好“基本功”,以課、單元為單位,進行知識點全面復習,查缺補漏、吃透“例題”、做好仿真模擬,實戰演練。
孩子不缺體驗,只是無視生活細節堅持每天閱讀,保證思維不掉線
名家語錄
1.要將閱讀作為一種堅持和興趣。建議小學生每天閱讀一個小時,初高中每天30分鐘,否則思維就會掉線。
2.我們的孩子不缺體驗,主要是大家都無視生活的細節,對生活沒有敏感度。
3.建議大家多讀一些人性化的文章,如民國時期一些小品文、國外現當代作家作品等,以情感優先,重在情感的體驗。
記者:從各位的話來看,大家都推崇“有內容”的作文,包括想象力等,那么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寫出好的文章?
吳素明:首先是閱讀,要將閱讀作為一種堅持和興趣。在時長方面,建議小學生每天閱讀一個小時,初高中每天30分鐘,否則思維就會掉線;在閱讀取向方面,當然是讀經典的書,不管是古代、現代,國內還是國外。當然個性過于張揚的文章最好少讀,避免寫作時過于偏激,在應試中容易出問題。
其次是重視生活的體驗。其實我們的孩子不缺乏體驗,主要是大家都無視生活的細節,對生活缺乏敏感。很多事情每天都在經歷,比如在菜市場上看到被蟲子咬過的枯黃的菜葉,有些人熟視無睹,有些人就會進行思考:覺得蟲子很可惡;菜農把這些菜葉夾雜其中欺騙顧客;蟲子吃完這片菜葉之后吃什么?農藥問題等等。這些的思考,就是需要老師來引導的,讓孩子從生活中去體驗和思考,再回歸到生活中去。
第三就是技巧方面的訓練。寫作最基本的技巧就是修辭,修辭最根本的是比喻和擬人。可以先讓孩子學會比喻,如比喻太陽和月亮,一開始孩子可能會說太陽像火球,月亮像鐮刀,慢慢積累之后,孩子就會升華到“太陽像惡婆婆的眼神”、“月亮是我心底的一道傷痕”等等。
當然,這些是局部想象,再延伸下去,逐步達到整體。這種包圍式的有層次的綜合訓練,就是激發孩子想象力的方法。
陳武:小學初中階段,孩子確實需要想象力,但到了高中,更多的則是需要理性。現在的高考作文,要么是記敘文,要么是議論文,據統計,有95%的人選擇寫議論文,只有5%的人寫記敘文。就像吳老師所說,大家對生活的敏感度少了,寫記敘文變得沒有內容,比如寫到家庭,很多人常常編造,把自己的親人“寫死”,以此博取同情,而這類文章,閱卷老師一般都不喜歡。
對高中生而言,思維要求相對理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老師都提倡中庸一點。首先是條理清楚,有能力的話再多一些想象,得高分的幾率會高一些。
曾志彬;我個人建議大家多讀一些人性化的文章,如民國時期一些小品文、國外現當代作家作品等,以情感優先,重在情感的體驗。
一般來說,老師都不建議學生讀三類文章,一類是思想性過于深刻的文章,一類是政治性過于明顯的文章,還有一類就是個性過于張揚的文章。莫言曾說過,鼓勵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去抒發情感。這個個性化的語言,絕不是偏激和過激。
在選材方面,也有三類老師不太喜歡,一是來來去去圍繞成績寫的,一類是堆砌辭藻和材料的,一類是過于天馬行空的文章。老師比較贊同描寫親情、生活和社會的文章。如寫媽媽,就要先去觀察,可以只寫陽臺上的媽媽,避免角度過大。
想象也要有底線寫作文要尊重常識和歷史
名家語錄
1.想象要有底線,不能違背事實。但再怎么用想象添磚瓦,底線都不能破。
2.我們老師在引導學生時,一定要堅持基本的操守,就如對孔子所說的三言,大人之言、神明之言、圣人之言,要存敬畏之心。
3.底線教育,其實也是規則教育,要尊重常識、尊重歷史。可以說,老師有底線,學生就有底線。
記者:大家剛才也談到,好文章不能缺乏想象力,但到底要怎么界定學生是在想象還是在胡編亂造?還有的學生甚至推崇天馬行空式的想象,大家有何建議?
陳武:天馬行空也是想象力的體現,但想象要有底線,不能違背事實,再怎么用想象添磚瓦,底線都不能破。像之前有人撰文說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還有些電視為博收視率,把汪精衛演成了側面救國的一個人物形象,我個人就不敢茍同,這些是違背史實、顛覆歷史,明顯過了!逝者為大,對于公認已經成為神圣和常識的東西,尤其是一些已經定論的史實,我們要帶有基本的敬畏之心,該嚴肅就要嚴肅,底線一定要踩住,否則才叫真正亂了套。
吳素明:這是個視覺狂歡的時代,大家都很喜歡創新。作為老師,我們一直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想象。像在課堂上,我和學生有約定,一個句子好就+2分,一個立意好就+5分,好句子還要畫波浪線。現在,我每天最常問學生的一句話就是“今天,你波浪線了沒?”但是有一點,我們老師在引導學生時,一定要堅持基本的操守,就如對孔子所說的三言,大人之言、神明之言、圣人之言,要存敬畏之心。
曾志彬:底線教育,其實也是規則教育,要尊重常識、尊重歷史。現在很多影視劇都在惡搞,對歷史進行胡編纂改,對學生影響很大。這方面,我覺得關鍵看老師和家長,老師要培養孩子辨別的能力,如影視劇中那些對經典的惡搞,可以讓他們了解惡搞者是出于商業利益的某種需求,看看也就算了。可以說,老師有底線,學生就有底線。
語文
點評人:廖木花,泉州實驗中學初三年課組長,所任教班級語文成績突出,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
【解讀】
今年中考語文試卷題型基本沒有變化,考察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閱讀、作文三大塊。分值比例約為: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18%、閱讀42%(其中現代文閱讀占40分、文言文閱讀占15分、名著閱讀占8分),作文40%。
【復習建議】
最后三個多月,考生還是應該立足于基礎,緊抓考點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一、積累運用方面:注重語言訓練。《考試說明》特別重視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也提出了對學生更高的要求,如“具備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識字形、辨字義與詞義的能力”到“熟練使用常用的字典、詞典”;建議增加對遣詞造句的訓練,真正扎實語言功底。
背誦積累部分,今年可以適當增加積累一定量的名人名言,觸類旁通,融會貫通,重視理解性記憶。
二、名著方面:識記主要情節,了解主要人物。名著方面要求更為清晰,建議抓住每一本書主要人物的主要情節的章節進行梳理,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即可。關于名著中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可以大膽地刪除,減輕學生的負擔。
三、現代文閱讀:緊扣“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20字方針,繼續加強3種文體的訓練。建議以6本語文課本為載體,不拋棄課本,運用分類歸納法將課文分門別類,比較異同,對比相關的文體知識,同時理清文章思路,舉一反三,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方法閱讀,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百戰不殆。
四、文言文閱讀:逐字逐句過關,字詞的解釋和句子的翻譯還是復習的重點。掌握文言虛詞(子、其、以、而、為、于),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辨析詞類活用現象,也從整體上把握文意。
五、作文方面:中考作文一直以來都是關注“我”,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有話可說,“說真話,訴真情”,真正關注自己、人生、學習、健康等,以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這就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寫作上做到具體明確,文從字順,文體規范,這是一個方向標,也是最基本的得分點。
當然,對層次較高的學生來說,力求有創意的表達,“有創意的表達”絕不是形式上的翻新(如日記體等)或者華而不實的文風,而是能讓人耳目一新的言之有物。建議作文的復習應該貫穿到整個中考復習中,有計劃、分專題進行訓練。
數學
埋下頭去做題,抬起頭來想題
點評人:吳勝輝,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泉州實驗中學初三年數學備課組長,從事中學數學教學三十余載。
【解讀】
從《考試說明》看,今年中考命題依據、命題原則、適用范圍,考試范圍、內容和目標要求、考試形式、試卷難度、試卷結構、試題示例等方面都和前兩年相一致。
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數學活動過程,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數學的基礎認知等。
【復習建議】
根據《考試說明》的內容,考生在最后3個多月對考前復習提以下幾點建議。
一、注重課本和復習指南。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了的題,有的大題雖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因此課本和指南中的例題、練習和作業題不僅要理解,而且一定要會做。同時對課本上的《閱讀材料》、《課題學習》、《做一做》、《想一想》等內容也一定要重視。
第一階段的復習要以課本和《指南》為主進行復習,只有吃透課本和“指南”上的例題、習題,才能有利于全面系統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熟練數學基本方法,以不變應萬變。
二、注重課堂學習,提高效率。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把握每一節課所講的知識重點。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課堂教學,要求自己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知。使自己準確掌握每個概念的含義,把平時學習中的模糊概念搞清楚。
三、記錄錯題,避免再犯。在解題時,同學們常會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建議大家在平時做題中要及時記錄錯題,還要想一想為什么會錯、以后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這樣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四、適當做題,巧做為主。考前復習時,不少考生埋頭于題海,輔導書做掉一大堆卻鮮有提高,這就是陷入了做題的誤區。數學需要實踐,需要適量做題,但關鍵在“埋下頭去做題,抬起頭來想題”,在做題中關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試中時間最寶貴,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僅解題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錯。
英語
點評人:楊曉嵐,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現任泉州實驗中學教務處副主任,兼初三年英語備課組長。教學成績突出,多次指導學生在各級各類英語競賽中獲省市一等級。
【解讀】
今年卷題型變化不大,考試形式仍然包括兩個部分:聽力部分(20%)和筆試部分(80%)。
試卷結構方面,在聽力的第一、二節上做了小幅調整,題量總體不變,但語速上由“每分鐘90~100個詞左右”,變為“每分鐘100~130個詞左右”,更加注重對聽力內容的把握和理解,難度上可能稍作變化。
【復習建議】
離中考僅剩3個月左右的時間,下一階段的復習主要是全面細致地做好課本知識的復習,有針對性地訓練,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大致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聽力:針對變化,早作調整,“聽”“說”結合,提升效率。堅持每周安排適當的聽力時間,調整聽力速度,盡早適應中考聽力節奏;其次,要熟悉教材中問路、打電話、介紹、求助等日常交際用語,并就日常生活、興趣愛好、健康飲食、文化習俗等常見話題,積極進行交流互動。
二、詞句:選擇填空和詞匯運用等依然側重考查基礎。因此,復習時應該注意緊扣大綱要求,全面落實6本教材的基礎知識,掌握常見詞匯以及句型、句式等習慣用法,并借助其他手段,如錯題本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或者對所學加以分類梳理,強化記憶。
三、閱讀:根據題型,突破重點,定點訓練,提升能力。閱讀理解部分是中考英語比重較大的一部分,既跟學生知識積累、生活積累的有關,又是學生理解能力的體現。因此,復習的時候,要精選一些有助于開闊眼界的材料進行廣泛閱讀,針對中考閱讀題型,多做訓練,多思考,多總結,以期突破重點題型,提高閱讀水平與根據要求答題的技能和能力。
四、作文:培養語感,務求準確,由易而難,循序漸進。除了英語早讀外,適當地記誦一些精品短文和材料,對培養英語語感非常有幫助,可以糾正學生“中國式英語”的不良習慣。寫作時最好能按“詞句段篇”的順序由易而難地進行訓練,盡量避免使用復雜長句,盡量避免內容上的紕漏以及語法上的錯誤。
物理
●點評人:郭小強,泉州現代中學初中研組組長,全國初中物理應用知識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曾獲第十屆全國青年物理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第十屆福建省青年物理老師教學大賽特等獎第一名等榮譽。
【解讀】
2013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物理內容與要求與2012年的一樣,沒有變化,共68塊知識內容。而考試說明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重新歸納分類,細分為96個知識內容,這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上更有方向性和針對性。
試卷總分100分,題數34題,題型選擇題22題,共44分,真空作圖3題,共10分;簡答題1題,共4分;實驗探究題5題,共23分;計算題3題,共19分,與往年中考大致相同。
試卷也體現出泉州地域特點,如泉州的風電路燈、西湖LED夜景,也注重時事的聯系,如武直-10直升機的應用,而對于生活物品和現象與物理的關聯較為注重,分值達到40分以上,能有效地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復習建議】
從歷屆中考來看,物理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很多考生因為不重視,常常因為物理沒有考A而直接影響了中考錄取結果。最后三個多月,考生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做好以下四方面復習工作:
一、抓好課本基礎。建議考生在總復習中盡量做到每個知識點都能復習到。不要脫離課本,要以課本基礎知識為主,記錄老師課堂的筆記要完整,規范完整的筆記有利于學生在最后階段更有效率地掌握基礎知識。
二、復習時,重點仍以力與運動、熱學、光學和電學為主。力與運動包括:速度、二力平衡、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力壓強、機械和功等。熱學這一塊主要是物態變化、熱量計算、內能等。光學中,反射、折射、凸透鏡成像等。電學中,電學現象、歐姆定律,電功率等都是復習備考的重點內容。考生需對以上這些重點內容投入主要的精力,要真正掌握重點知識,要做到由懂到會,由會到透層次遞進過程,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整理,一般情況下都能掌握下來。其余章節知識點較多,但內容又較為固定,主要是以記憶為主,只要根據老師的歸納和總結,花點時間復習,一般都能掌握下來。
三、對于概念要能理解、公式書寫要熟悉,知道其中每個符號表示什么,在這個公式中的單位是什么。同一個物理量如果有不同的計算公式,要總結它們的異同點,在平時復習中,不要糾纏于一些難題、偏題,要按老師的復習要求做好知識點的梳理,類型題的歸納,對于每一種類型題要掌握它的解題方法。
四、重視實驗專題,熟悉所有的實驗內容。對于幾乎每年都考的實驗,如密度測量、凸透鏡成像、伏安法測功率或電阻等實驗的分數要確保能得到,然后在熟悉課本內容和筆記的基礎上,每個實驗的難點和易出錯點都要重視,做好總結。
化學
點評人:楊欣輝,泉州現代中學初中化學備課組長、初中化學競賽教練。
【解讀】
同2012年相比,2013年考試內容”里,“探究與實驗”主題改為“實驗探究”,并且對該主題的內容目標作了詳細的要求,并列舉了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完成的學生實驗。其他3個主題在備注中作了更加詳細的解釋,“物質的三態轉化”、“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防火滅火”、“防范爆炸的措施”由原來的A級要求改為B級要求。并增加了“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內容部分。
不難看出,今年中考化學考試加強對化學實驗以及科學探究的考查,并且強調對知識點的應用。在考試內容選擇上,注意學生熟悉的、發生在身邊的化學問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復習建議】
最后3個多月,建議考生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復習:
1.夯實基礎、回歸教材。中考80%的題目為基礎題,我們應該盡量減少這一部分的失分,具體做法可以在復習時構建單元知識網絡、準確理解化學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學實驗,形成正確的化學思維。特別是在復習酸堿鹽時,在記住幾種重要酸堿鹽性質的同時,還要注意它們之間發生的反應,這就要求對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發生條件熟悉。
2.加強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的應用和書寫。從往年的考試來看,化學方程式和化學式書寫是失分比較嚴重的一塊,故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書寫的規范性,對于化學式經常寫錯的同學,應該在書寫完后再用化合價檢查一遍,等到養成習慣后,錯誤自然就會慢慢減少。在寫完化學方程式后,要養成檢查的習慣:一檢查化學式,二檢查配平,三檢查條件上下標。
3.加強實驗探究題的訓練。實驗探究是新課程中比較能夠考查學生能力的一種題型,也是學生比較薄弱的題型。實驗探究題做好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對酸堿鹽知識一定要熟悉,特別是幾種重要的酸堿鹽性質,如碳酸鹽;還有一個關鍵是認真審題。一定要注意題目所給重要信息,并前后聯系,做完后如果時間允許,應該整題再檢查一遍。
總之,復習時,要夯實化學雙基、加強探究活動。學生應該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復習進度,提高復習效率。
歷史
點評人:余秀萍,泉州現代中學初中研組組長、初三備課組長,區級課題負責人,鯉城區骨干教師。
【解讀】
2013年泉州中考《歷史考試說明》與去年一樣,沒有做變動。仍然為開卷筆,考生答題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試題依然以基礎題為主,容易題占80%,中難題、稍難題各占10%。其中選擇題20小題,共40分;辨析題3小題,共18分;材料解析題2題,共22分;綜合題2題,共20分。
考查的知識內容方面,中國歷史(含鄉土歷史)約占60分,世界歷史約占40分。
【復習建議】
最后3個多月,建議考生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抓牢基礎,突出重點。今年試卷基礎知識的比例仍將占80%,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要抓好基礎,尤其是重點內容更要在記憶基礎上加深理解。例如,知道1840年鴉片戰爭,同時也要認識到它對中國近代的影響,為什么把它作為近代史的開端。
2構建體系,明晰線索。在全面復習考點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學會把知識前后左右貫通起來,形成網絡。如中國現代史主要的事件就可以用“新中國的成立、政權鞏固、建設成就、失誤挫折、偉大轉折、改革開放”串聯起來。環繞線索組織史實,使頭腦中混雜的知識有序化、系統化。
3.實戰演練,總結方法。實戰演練的習題以考查基礎知識和能力為目的,以歷年泉州市中考試題難度為標準,時間安排、答題方式也要盡量與中考一致,通過演練查缺補漏、調適心理、把握答題節奏、總結答題技巧、方法。如材料解析題要先弄清題干,明確思考方向,其次要到材料中找有用的信息,最后組織好語言來作答。每一次實戰演練都要保證答題的規范性,要在講評時總結方法,形成經驗。
4.關注熱點,學以致用。整理時政熱點問題,正視歷史與現實,史政結合,把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以史為鑒,學以致用。
思想品德
新增三考點,做好“面、線、點”復習
點評人:翁碧華,泉州現代中學初三政治備課組組長、泉州市政治學科帶頭人。
【解讀】
從《考試說明》看,今年中考思想品德仍以穩為主線,在命題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形式、試題難度、題型結構等方面保持穩定;在具體考點上,今年刪除考點5條、新增考點3條,其中,“知識目標”部分,新增“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考點;“能力目標”部分,新增“能夠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培養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體會團結就是力量”等考點。
【復習建議】
最后3個多月,考生首先要做好“面、線、點”復習。
所謂“面”,即全面復習,也就是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事實。以指南為主,結合課本、練習冊和各種練習。篩選出不理解的。
所謂“線”,即歸類連線。也就是打破課與課之間的界限,將有關的知識綜合歸類,形成一條條知識線,而后進行歸類綜合訓練。指導學生把教材中的有關“標志”、“原因”、“表現”、“意義”、“作用”、“區別”、“關鍵”、“本質”、“關系”等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形成知識線。
所謂“點”,即重點復習。復習教材知識要抓住關鍵點,從本質上深刻地弄明白,琢磨懂。深刻理解的東西才能熟練運用,熟才能生巧,要達到這一目的,需做到選準重點和難點。教師對每課中的重點難點要選準,并在復習過程中反復強調和訓練,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第二,要加強主觀題的答題指導。后期復習不僅要引導考生回歸教材,更要適當綜合,加強主觀題的答題指導,通過給例題、發動學生審議討論,或通過展示學生的答案,讓學生討論,實現自我校正等方法,提高學生作答情景材料題、分析說明題、綜合探究題的能力。
第三,重視答題技巧的培養。答題時,要學會分點答題,分①②③④,看上去清晰明了;還要學會看分數答題,寧可多答不可少答;對于沒把握的題一定查到為止。
第四,重視審題能力的培養,要一字一句仔細推敲,抓住關鍵詞,明白題目給我們什么、要我們答什么,對材料和設問必須準確把握,確定答題指向。如材料分析題,它往往以時事熱點為背景,要求學生運用有關知識對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加以分析說明。解答此類題目要通觀材料抓中心,閱讀設問抓關鍵,運用知識抓結合。答題時大致可分為三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做到分析準確,敘述完整,條理清楚,語言通順。(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李曉蓉 黃曉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