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錦斗鎮黨委、政府恭祝全市人民新春愉快、蛇年大吉!
──永春縣錦斗鎮介紹
錦斗鎮地處永春縣中部地區,距離縣城36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18°7′,北緯25°27′。東臨呈祥鄉,西與坑仔口鎮、桂洋鎮接壤,南與玉斗鎮、蓬壺鎮相連,北與德化縣蓋德鄉毗鄰。鎮域面積41.3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42165畝,耕地面積9396畝。境內省道203線、縣道錦玉線、錦坑線縱橫貫通,泉三高速公路從東向西貫穿境內4.7公里,距離蓬壺互通口12公里、下洋互通口25公里。
錦斗俗稱九斗,李唐時就有“錦斗”之稱謂。因其四周群山環峙,中部一洼地,形若斗狀,且境內層巒迭翠,似披錦繡,故取名“錦斗”。宋至清時屬宣和鄉善化里、四都。民國31年4月為錦斗鄉,民國32年8月歸屬錦桂鄉。1949年6月歸屬第一區,同年11月劃歸第二區,1955年10月屬錦斗區。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錦斗鄉,1992年6月30日撤鄉建鎮,鎮址設在錦溪村五美。
錦斗境內多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其間夾雜大大小小盆地、谷地,山體海拔在440米至1346米之間,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具有夏長秋短的特點,年均氣溫23℃,年降雨量1700㎜,無霜期320天。境內的主要溪流有錦斗溪,發源于錦斗鎮與呈祥鄉交界處的雪山,是晉江母親河東溪上游主要發源地,由境內的烏髻溪、湖頭歧溪、官田溪等溪流匯合而成。境內水資源豐富,有石城水庫、石古寨水庫,水域面積668畝。自然植被以亞熱性植物為主,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銅、鉛、鋅、鐵、高嶺土、葉臘石以及優質的礦泉水等礦產資源。國家AAA級烏髻巖旅游風景區在洪內村。
錦斗鎮轄6個村委會102個村民小組,形成33個自然角落。據2011年統計,鎮域總戶數5620戶,總人口17585人。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7600萬元,比增19.1%。其中農業總產值7000萬元,比增6%;工業總產值30600萬元,比增2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600萬元,比增30%;鎮財政總收入701萬元,比增16%;農民人均純收入8410元,比增12%。全鎮生態環境良好,是國家級生態示范鄉鎮,也是永春縣宗教朝圣生態旅游重點鎮。
按照縣委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工作思路,堅持“推進新跨越、建設新永春”的工作主線,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著力打造“烏髻巖、錦源山”兩個品牌,推進大鎮區發展、生態工業發展、特色農業發展、均衡教育發展四大戰略,提升鎮域中心商貿區、北部生態農業區和南部朝圣旅游區三個生產力空間布局,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引導扶持礦泉水資源產業,精心打造烏髻巖旅游品牌,推進“以鎮區為中心,以省道203線為發展軸,帶狀輻射,共同發展”,把錦斗建設成為縣域中部生態旅游名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