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三班鎮黨委、政府恭祝全市人民新春愉快、蛇年大吉!
──德化縣三班鎮介紹
三班鎮位于德化縣城的東南方向,東南與永春的介福、吾峰接壤,西與潯中鎮、北與龍門灘鎮連接。全鎮面積56.27平方公里,有10個行政村,107個村民小組,20643人。200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8.5億元,工商稅收2379萬元。三班鎮有以下幾個特點:
1、歷史較為悠久。三班一名由來已久,相傳唐末顏氏、鄭氏分別遷入,形成泗濱、龜宅、東山三個大村落,連成一片總稱三班。五代時顏仁郁首任德化縣前身的歸德場場長。民國時屬潯中三高示范鄉。解放后,先后屬三高鄉、潯中區三班鄉,1958年屬潯中人民公社三班管理區,1961年建立三班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三班鄉,1991年改為三班鎮。
2、文化底蘊較為豐厚。因與永春縣交接,離刺桐港距離最近,交通便利,加上有優質豐富的瓷土資源,三班鎮在明清時就成為古瓷都德化最重要的陶瓷產區。早在唐咸通五年(864年)三班鎮泗濱村人國子監博士顏化彩著作的《陶瓷法》是德化史載最早的陶瓷專著,其繪制的《梅嶺圖》規劃梅嶺陶瓷發展藍圖。全鎮現已查明古窯址25處,其中洞口月記窯、洞嶺窯、內坂窯被列為省級保護文物,另有顏仁郁墓、大興古堡列為縣級保護文物。
3、有較明顯的地理優勢。三班鎮區盆地面積5平方公里,為德化縣三大盆地之一,距離縣城6公里(原來為9公里,因縣城擴大而變近),接受城關的幅射優勢較為明顯。全鎮耕地面積1.3萬畝,土壤肥沃,適合種植單雙季稻和甘薯,林業用地3.95萬畝。
4、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全鎮現共有企業300多家。紅壤陶、日用瓷和竹藤草編是三班鎮的三大支柱產業,其中紅壤陶占全鎮工業產值的1/3,日用瓷、竹藤草編約各占1/4。
5、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全鎮通訊網絡較為發達,有3座移動通信基站和30座泉靈通基站。公路交通較為方便,于1999年實現村村道路硬化,鎮里通往城關有三條三級以下硬化公路,二級公路已全面貫通。日供水2400噸的鎮區自來水已投入使用。3.5萬伏的變電站的運行,可滿足供電。日供氣24萬立方米的廣安天然氣(LNG)項目已全面向大中型企業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