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漂亮的愛心圍巾,小朋友們可高興了
閩南網12月24日訊周末兩天大降溫。不過,愛心的腳步,可沒趁著休息天偷懶哦。
本報征集愛心人士幫忙織的“愛心圍巾”,都已如數送回。一位沒搶到愛心毛線的熱心人,自己去買毛線,織了兩條圍巾和一件厚厚的男生毛衣送過來。我們還陸續收到從各地寄來的包裹,裝著一件件寄給孩子們的新衣。
昨天中午,晉江一位楊女士聯系我們,說有一些新衣服要送過來。“是一些女孩子的衣服,大概有近百件吧。”下午1點多,楊女士帶著10歲的兒子將三大包新衣服送到報社,其丈夫親自當司機。“只是一點心意,想讓這些孩子能好好過年!”其他的話,楊女士沒有多說。
昨天下午,來自平和的林女士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想認捐下北中心小學的曾香蓉和曾哲秀兩個學生。林女士來自平和縣城小溪鎮,小的時候就知道九峰鎮下北村這個地方經濟比較落后,見到在那么冷的冬天里,曾香蓉還穿著鞋面都快裂掉的拖鞋,真的很心疼,“現在哪里有小孩穿成這樣的”。她說,自己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想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為家鄉的兩個孩子各買一套新衣,給他們送去冬日的溫暖。
棉衣、圍巾、新鞋、手套、襪子……我們部門辦公室,幾乎快被熱心人士捐贈的新衣物所淹沒。至今,“新年新衣”溫暖行動已收到新衣、新鞋超過1000件,愛心捐款近萬元,另有圍巾、襪子、手套等愛心物品不計其數。
今天起,我們將開始送新衣,讓孩子們在新年前穿上溫暖的新衣,高高興興地過年!
“哇,這條圍巾好漂亮!”“是啊是啊,圍上以后,風就鉆不進來了。”在永春呈祥中心小學操場上,孩子們相互幫小伙伴戴好圍巾,嘰嘰喳喳地熱鬧起來了。
熱心讀者織好的第一批愛心圍巾,我們到永春呈祥時就帶上了,當做給孩子們的見面禮。沒想到,一條小圍巾對他們來說,卻是很新鮮的東西,很多孩子說沒戴過圍巾。還有一名小男生,剛圍上一會兒,就連忙摘下來,他說有點舍不得,“等更冷了,再拿出來圍”。
永春呈祥鄉地處偏遠,海拔又高,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重點扶貧對象。“特別是在一些高山上的村子,氣溫低,很多經濟作物都無法種植,經濟一直都挺落后的!”呈祥中心小學的老師說,這就導致人口大量外出,留守兒童比例很高。呈祥鄉現有呈祥中心小學、東溪小學、呈祥小學三所學校,301名小學生中留守兒童比例高達80%。小學校長和老師們希望我們幫忙呼吁,讓更多人關注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和家庭困難的孩子!
黃麗婷和雙胞胎妹妹
NO.1
背一個牽一個帶著雙胞胎妹妹上學去
每天早上五點多,黃麗婷就得叫一對雙胞胎妹妹起床,6點左右,從家出發,到呈祥小學上課。“妹妹走得慢,我得照顧她們,所以差不多要一個小時。”麗婷的家在呈祥鄉呈祥村,她家的老房子在小學對面的山坳里,孤零零的一座。
從家到學校的山路不好走,有石頭階梯,要過小溪上的橋,碰上下雨天,更是泥濘難行。而且,不管是早上上學,還是傍晚放學,路上都只有三姐妹,小妹妹走累了,黃麗婷就得背上背一個,手上牽一個。
黃麗婷11歲,上五年級,黃麗玲和黃麗珊是一對雙胞胎,剛上一年級。“她爸爸在外面打零工,媽媽有時去幫人采茶,但收入也很少,他們家那老房子少說也有幾十年了。”呈祥小學校長告訴我們。雙胞胎怕生,但很依賴姐姐,從教室里出來后一直拉著姐姐的手,一左一右,還時不時躲到姐姐身后去。雙胞胎姐妹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幾個洞了,棉花都從洞里跑出來了。
新年想要什么樣的新衣服,黃麗婷想都沒想就回答說,粉色的羽絨服,她看別人穿過羽絨服,但自己沒有。兩個妹妹呢,姐姐小聲哄了半天,這才小小聲地說“跟姐姐一樣的”。
NO.2
父親病了多年瓦房漏雨也沒法修
黃偉煌今年10歲,在呈祥小學上三年級。當我們告訴他,要送他新衣服時,內向的偉煌抿著嘴笑了一下。一旁的父親感嘆起來:“都怪這病,不能出去賺錢,還常年離不開藥,都沒辦法給孩子好的條件。”
黃偉煌家,是一座老舊的土結構瓦房,是他曾爺爺那代建的。屋里沒有任何裝修,高低不平的土地面,被踩踏得黑黢黢的。屋里光線很暗,藥味和地面的霉味,混成一股很奇怪的味道。到了雨天,屋里好幾處漏水,偉煌說,“要拿臉盆接,不然地上都是水”。里屋一張狹窄的床,就是偉煌和爸媽三個人晚上睡覺的地方。
偉煌的爸爸因為肝病,常年要吃藥,基本上不能干什么重活,只能呆在家里。“哎,只能他媽媽去打點零工,一個月幾百塊錢。都怪我,讓一家人住這樣的房子,孩子也不能像別人那樣穿得漂漂亮亮的。”說起這家子,偉煌的爸爸總是自責。從小到大,除了過年,偉煌很少買新衣服,多是撿表哥的舊衣服穿,這讓爸爸很過意不去。
“我想要棉衣……”偉煌有點內向,我們鼓勵了好一會兒,他才終于說出新衣心愿。
經常到田地干活,黃春鳳曬得有點黑
NO.3
山窩里的金鳳凰“想飛出呈祥”
12歲的黃春鳳,皮膚特別黑,同學有時開玩笑會叫她“黑妹”。大多時候,春鳳只是笑笑。但女孩子畢竟愛美,她很認真地告訴我們,本來并不黑,是曬黑的,因為經常到田地幫忙干農活。
春鳳的父母,原本是煤礦工人,但在春鳳出生后不久,他們就因為礦上的一場事故,雙雙離去。從那以后,爺爺奶奶成了她最親的人。“聽大人們說,那時我才出生二十幾天……我不知道爸爸媽媽長什么樣!”說這話時,春鳳有些難過,但眼淚只在她眼里打了下轉,就被忍回去了。
這是個堅強的女孩。她從8歲開始就會幫著爺爺奶奶割水稻,雖然一開始老割到手。現在,洗衣、做飯這些家務活兒不用說了,她還經常下地幫忙澆菜、收割。我們問她怕不怕曬,她沒有吭聲。“夏天田里很熱很熱的!但爺爺奶奶他們太辛苦了,我要幫忙!”
爺爺今年79歲,奶奶78歲,家里除了米和菜自己種,每個月只有幾百元低保,再也沒有其他經濟來源。
春鳳身上的褲子,長了一大截,她往上卷了五六卷才勉強合身。“我們語文老師對我很好,她女兒比我大,她經常送我衣服穿!”春鳳說,自己穿的衣服大多是老師和姑姑送的,新衣服也不是每年都買。
但當我們問起她的新年愿望時,春鳳沒有說新衣服,而是希望能有幾本新的課外書,平常她只能找同學借。我們說起她的名字,問她是不是山窩里的金鳳凰,春鳳出乎意料地接了我們的話,很堅定地說,“嗯,想飛出呈祥”,想考到北京上大學!(N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李秋云曾炳光田米見習記者張凱航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