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寧德商會當選執行會長致辭
會長湯成霖
(2012年12月9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今天,是12月9日,對于多數人來說,是很平常的一天。但對泉州市寧德商會來說,是值得永遠珍藏的一天。這一天,泉州市寧德商會隆重成立了。從此,寧德商人在泉州有了娘家。
站在這里,我感到既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這里鄉音綿綿,言語間傳遞出的都是濃濃的閩東腔;忐忑的是,大家推選我為會長,我既心潮澎湃,信心滿滿,又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但盡管如此,我仍然對做好商會工作充滿信心,充滿激情,我將與理事會全體同仁一道,秉承商會宗旨,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把商會建設成為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家庭。
作為會長,我想這一屆商會要做的工作和方向,就是圍繞商會的宗旨“團結、互助、共贏、發展”這八個字,做好每一件事。
首先,打造“團結”商會。有首童謠大家都會唱:“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三個和尚為什么沒水喝?就是因為相互推諉,不團結。團結是互相幫助,團結是充分信任。據不完全統計,325萬寧德人,在泉州經商、工作、創業的就有十幾萬人。此次加入寧德商會的會員企業有一百多家。我們要真誠地幫助每一個有需求、有困難的會員,信任每一個會做事的會員。作為會長,我一定會做團結的模范,給商會領導班子成員及會員企業做好榜樣。帶領商會領導班子自覺樹立相互尊重、團結協作的良好會風,我們不一定是最有實力的商會,但一定要做最團結的商會。
其次,打造“互助”商會。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從事家居用品批發的猶太人,他帶頭成立了一個“猶太人商業互助基金會”,資助了幾千名素不相識的猶太青年成功創業。對于無本錢的創業者,基金會幫忙租下鋪面,等盈利時才交租金。關于貨品,也是先賒,等賣后月底再回款。但是條件是:創業者必須和批發商簽下合同,將來只要還經營同類型產品,都必須得從批發商處拿貨。這個方法最大好處是保證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將同一行業產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富余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各方互惠互利。商業互助是猶太人的傳統美德之一,我們閩東人也具有這樣的傳統美德。會員來自各行各業,就像一個手掌,張開是5個手指,握緊是一只鐵拳,互相幫助,資源共享,我們就是一只力大無窮的鐵拳。
第三,打造“共贏”商會。寧德人向來具有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性格,有著山一樣的品性,海一樣的情懷。寧德人帶著執著的信念、必勝的信心和超凡的商業天賦,勇闖五湖四海,馳騁商海。泉州市寧德商會的成立,標志著寧德在泉州創業發展群體已經由單打獨斗形態發展到了一個有組織、講團結、善合作的群體,這對加強寧德與泉州企業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充分發揮在泉寧德企業的整體優勢,密切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商會這個平臺上,我們將實現資源共享,各施所長,凝聚力量,共謀發展。我們將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高的境界,打造商會品牌,提升閩東美譽,必將為泉寧兩地的和諧共贏,抒寫新的輝煌。
第四,打造“發展”商會。發展是硬道理,在商言商,只有共贏發展,商會才有感召力和向心力。既然接任了這個會長,我就要擔當起會長的責任,我要考慮得最多的應是會員企業需要什么,商會該為他們做什么,商會該怎樣為他們做事情。同時,我也會把大量精力放在商會里,把商會作為自己的重要企業來運作,需錢投錢、需人投人。我會盡心盡力團結會員,讓商會成為會員的“娘家”,讓理事會成為商會的“司令部”,實現和諧發展,為推動泉寧兩地經濟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一個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聯合的力量是無窮的。此次,商會分別獲得中國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10億元的授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我堅信,有各位領導的厚愛,有各位會員的相助,我會克服每一次困難,迎難而上,努力把商會建成會員熱愛和信賴的“家園”。也真心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個日子里,你們都一如既往地惦記著商會,關心商會,經常到商會做客,常“回家”看看。
最后,祝大家工作順利,生意興隆,事業發達,身體健康,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