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萬名公務員“攀窮親”
今年以來,漳州開展領導干部“四下基層”活動,要求全市所有公務員深入一線,與普通群眾“零距離”接觸,在蹲點調研中了解民情,并幫助協調解決難點問題,并建立了公務員結對幫扶困難戶機制。漳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帶頭,要求全市兩萬多名公務員每人掛鉤幫扶一戶,結對幫扶困難群體,每個干部至少要為困難戶辦2件至3件實事,使得干部和老百姓貼得更近。
NO2
迎賓路“白改黑”改造
迎賓路改造工程西起立交橋東側,東至漳州高速出入口,全長10.05公里,投資概算7.5億元。迎賓路原來的水泥路面,將改造為改性瀝青路面。這是漳州市今年提升城市交通門戶線景觀形象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漳州市目前投資額最大的一條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的迎賓路新增加了城市綠道,作為城市慢行系統的組成部分,目前主車道已改造完工并通車,兩邊非機動車道將于春節前完工。
NO3
郊野公園初步建成
漳州要打造生態之城、田園都市。今年年初,規劃要建22個郊野公園,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位于西溪濕地的親水公園是示范段,以水岸公園景觀類型為主,全長約9公里,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將突出漳州母親河景觀品質、突出亮點、打造城市名片,建設多功能綠色廊道,目前薌城段已完建,龍文藍田段也建成,步文段也進入尾聲。
NO4
國省道建萬米防撞墻
為了讓群眾行車更安全,從2012年年初開始,漳州市公路局為進一步完善提升省道201漳東線、207官九線的安保工程,計劃新增鋼筋混凝土防撞護欄9698米,新增標志215個。這次新增的防撞護欄路段主要位于臨崖、臨水、靠近民房、公路外側與地面高差大于4米的較危險地段,新增標志牌主要位于與縣道、村道的交叉口及學校路口。
NO5
云洞巖景區免費開放
今年1月份,漳州市有關部門正式決定,龍文區云洞巖景區免費向市民開放。云洞巖景區是漳州市區唯一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該景區向市民免費開放是今年龍文區為民辦實事的一個重要內容。今后5年內,龍文區將以“山間有城、城中有山”為設想,計劃將云洞巖景區打造成漳州市民運動休閑娛樂的后花園,集溫泉度假、商務會議、民俗文化演出、休閑娛樂、運動健身、親水旅游等為一體的度假旅游區。
NO6
漳州進入動車時代
6月30日上午,龍廈鐵路正式通車,這意味著漳州正式進入動車時代。它的開通,成為繼沈海高速公路、漳龍高速公路通車之后,又一個推動漳州發展的重要外力。
動車的到來,最直接的影響是拉近了漳州到龍巖、廈門、福州的距離,坐動車到福州,只需不到兩個小時,比原來快了不只一點點。漳州也成為南接廣東、西接龍巖的重要節點,躋身閩東南交通樞紐。
NO7
今年建1.6萬套保障房
今年來,漳州市緊扣“住有所居”目標,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住房保障政策,共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89個17321套(戶),占省下達目標任務的121.12%,所有項目均已明確到具體地塊,項目總投資約3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8.5億,累計完成投資約2.77億元。目前,今年度的保障房已進入申請審核階段。
NO8
12315推行夜間投訴
從今年1月1日起,漳州市12315推行夜間接訴調處試點工作。晚上10點前,消費者只要在漳州市區城區或各縣(市)城關碰到消費糾紛,都可撥打12315熱線電話申訴舉報,工作人員將現場調解處理,據悉,這項措施在省內還是首創,這個首創的便民工作為許多群眾特別是市區群眾的消費維權帶來許多便利。
NO9
龍文首家三甲醫院揭牌
11月17日,漳州市第三醫院正式揭牌,該院是在原來的龍文區醫院改建升格而來的,項目預計總投資8億元,建設用地89畝,分三期建設,新大樓一期工程,總投資3億元。目前,在漳州市區的醫院,主要集中在薌城區,第三醫院是龍文區首個三甲醫院,標志著漳州市的衛生醫療開始向龍文區傾斜。
NO10
漳州師院附小建成招生
備受社會關注的漳州師院附屬小學今年9月正式開學,結束了薌城區金峰片區無優質小學的歷史。漳州師院附小地處市區瑞京西路西延伸段,占地面積20畝,總建筑面積10521平方米,辦學規模可達30個班。根據今年7月份薌城區人民政府與漳州師范學院簽訂的協議,漳州師院和薌城區政府將強強聯手,力爭使該校在5年內成為省級優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