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十九大精神指引
奔跑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道上
走進莆田荔城區黃石鎮惠下村,“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啟美麗莆田新征程”“中國夢,就是好日子”等標語十分顯眼。一條條平坦潔凈的水泥村道,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新樓,一面面寓意深刻的彩繪墻,還有滿枝的花朵、迎風的綠樹,和紛飛的白鷺,都濃縮進惠下村的剪影中,默默訴說著新農村的發展變化。
惠下全村方圓3平方公里,共有13個村民小組,1473戶,總人口6800多人。全村耕地面積1800多畝,農作物以水稻、蔬菜為主。近年來,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的惠下年輕人放眼天下,走出家園,南下廣州、深圳等地,主要從事玉石貿易、雕刻等業務,開創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涌現出不少商業佼佼者。
惠下村黨支部書記吳金貴告訴記者,村里多次組織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等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要求深刻領悟、融會貫通,運用到新村建設實際工作中去。同時,村里在顯眼處設置十九大的相關標語和公益廣告,提高村民知曉率,營造人人學習貫徹的濃厚氛圍。
目前,惠下村還剩下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吳金貴介紹說,村里將通過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上級部門掛鉤扶貧救助等方式,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當前,惠下村正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在現有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和優勢上,在文化建設、鄉村治理上抓創新、促提升,更好地服務村民,加快發展,打造和諧、平安的現代化新農村,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而在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以“村集體找項目、村民出土地、上級出政策”的模式,引導群眾以“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方式,利用土地流轉政策,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流轉土地三千多畝,與多家公司簽約合作項目,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創業致富,幫助貧困戶脫貧造血,打造美麗經濟。
據了解,莆田共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88個,建檔立卡貧困對象9807戶31335人,截至今年10月底,已完成脫貧減貧20145人,完成福建省里下達任務的150%,完成貧困村脫貧摘帽20個。莆田市扶貧辦副主任黃金輝表示,莆田將認真貫徹十九大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今年完成所有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摘帽工作。
五年來,莆田市牢固樹立“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堅持綠色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臨港產業逐步壯大。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的時代條件下,莆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奮力譜寫新時代福建發展新篇章”的部署要求,緊貼實際、創新思路、對標先進,進一步增強實施趕超戰略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加快創建美麗中國的示范區。
首先是強化項目支撐、做大經濟總量。林寶金介紹說,莆田要堅持目標具體化、項目化,聚焦突破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著力推動華佳彩高新技術面板二期、云度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HDT高效太陽能電池、佳祥超金屬膜基材、創世紀數據中心、CPL、元生智匯、華峰新材料、無醛木業產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為加快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下一步,莆田將繼續解決好教育、醫療、養老、城鄉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薄弱環節;以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為契機,持續推進美麗城鄉建設,提升美麗莆田文明創建水平;總結提升城鄉綜合執法和服務治理網格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確保貧困對象全部實現脫貧,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莆田,僅僅是福建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縮影。連日來,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以及各縣市區主要領導,還有各級的宣講團成員紛紛深入基層宣講十九大精神,在八閩大地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讓十九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11月16日至17日,福建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在福州召開。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強調,,要把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結合起來,做好任務細化、目標分解、進度督查,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新時代,新征程。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3800萬福建人正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奔跑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