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超標在桶裝水、保鮮膜、兒童玩具被發現后,在白酒行業再度引爆。11月19日,酒鬼酒(000799)發布停牌公告,因有媒體報道其白酒產品塑化劑超標260%,公司待核實報道內容后復牌。當日釀酒板塊整體下跌超過4%。
網上流傳的《中國酒業協會自曝白酒產品中塑化劑超標》一文稱,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超國家規定約8倍,最低超1.7倍,尤其是高檔白酒含量較高。
但中國酒協在11月19日晚稱,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白酒產品中,塑化劑含量遠遠低于國外相關食品標準中對塑化劑含量指標的規定。目前,全國白酒重點企業的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指標均低于食品標準值。中國酒協還稱,正在研究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標準限定。對于“塑化劑含量指標均低于食品標準值”,中國酒協未有詳細闡述。
本報獲悉,今年上半年,仁懷市政府強制要求,茅臺鎮包括茅臺集團在內,取締所有酒類生產過程中的塑料制品,包括接酒桶、塑料軟管、塑料薄膜等。
五糧液方面稱,企業可以通過技術改造解決問題,其生產過程中和酒接觸的材料都不含塑化劑。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勇指出,現在對白酒塑化劑含量的檢測方法業界有疑慮,檢測結果只能作為一個參考。貴州大學化工學院院長、貴州省發酵工程與生物制藥重點實驗室主任邱樹毅則表示,長期以來,在白酒檢測標準里并沒有塑化劑一項。
高檔白酒含量較高
對于塑化劑檢測,國家監管部門至今沒有對一家白酒生產企業進行過處罰
8月20日,中國酒協《關于白酒產品塑化劑有關問題的說明》稱,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公布白酒產品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媒體送樣檢測的酒鬼酒樣品“超標”,參照物是衛生部簽發的551號文件,即《衛生部辦公廳官員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該文件規定DBP的最大殘留量為0.3㎎/㎏,酒鬼酒中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為1.08mg/kg,因此判斷為超標達260%。
2011年5月,臺灣地區爆發有毒起云劑事件,塑化劑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塑化劑是一種環境激素,它對男子精子的產生有一定影響。”11月19日,貴州大學化工學院院長邱樹毅解釋。
“假設酒鬼酒抽樣的酒體中真有塑化劑,那是很難除去的。關于標準的規定應有一系列的科學實驗,包括指標上限和下限。”邱樹毅說,基數數據如果不是長期積累得來的,只能作為參考。
他認為,同樣是塑化劑,在乳飲料和酒的含量標準還有所不同,目前,對白酒沒有塑化劑的檢測標準。因此,統一用衛生部的這個文件規定,還有異議。
“檢測方法也是有爭議的。”邱認為,對塑化劑的研究,國外也沒開始多久,要做很多基礎實驗。它在酒體中很難分離,必須用高壓儀象色譜,配合其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