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專題 > 專題資訊 > 正文

十八大代表李登海:玉米地里的“土專家”

來源:光明日報 2012-11-07 15:18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002100b1060c11d4c24004

  李登海在示范田里查看玉米生長情況。資料圖片

  “中國人多地少,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必須走提高單產的道路。選育雜交玉米高產品種,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是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神圣職責和人生追求。”——李登海

  “回顧我這輩子,簡單地說,其實只做了一件事:進行玉米高產攻關探索研究……”李登海一說起玉米就眉飛色舞,滔滔不絕,讓人感受到他對玉米的那份熱愛和自信。

  與共和國同齡的李登海,屬牛,“老黃牛”般鉆研了40年玉米地,硬是研究出了7個中國夏玉米高產紀錄、兩個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他培育的種子在全國累計推廣11億多畝,直接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100多億元,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也因此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在種業界有“南袁北李”之譽。

  “中國人多地少,比任何一個國家更需要提高單產。”在李登海看來,這是中國特殊國情下的國家命題。從1972年開始,李登海就致力于玉米育種和高產栽培研究,開啟了平展型雜交玉米育種進入緊湊型玉米育種的新時代。

  “在北方,夏玉米一年只能種一季,培育一個玉米新品種,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時間。人生能有幾個七八年啊!”李登海說,上天一年只給我一次沖刺的機會,我必須和時間賽跑。為了加速育種速度,李登海到光熱充足的海南島進行玉米加代繁殖。從1978年起,李登海再也沒能在山東萊州家中過春節,他把一年一育種變為一年三次,把自己的科研生命延長了3倍,34年選育了106代。

  從萊州到三亞,從家鄉到異鄉,從少年到白頭,李登海吃苦遭罪的同時,也收獲了希望。1979年,“掖單2號”緊湊型玉米雜交種,創造了我國夏玉米畝產776.6公斤的新紀錄;1989年,“掖單13號”畝產1096.29公斤,創造了夏玉米世界紀錄;2005年“登海661”(登海超試1號),創造了畝產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產新紀錄……

  40多年來,作為一名有抱負的農民,李登海始終以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和農民的增收為己任,一直堅持在農村、在農田,自籌經費、自己掙錢、自選課題。李登海從不隨便多花一分錢,但在科研創新上卻非常舍得投入。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節約每一分錢,為的是科研創新,為的是開創玉米高產道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記者趙秋麗特約記者李志臣)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臺灣一家五口遭詐騙后自殺 輿論批臺當局治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
  • 非法收受財物2.29億余元 竇萬貴一審被判死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福建發展文旅經濟 支持廈門打造國家級旅 來廈門辦海上婚禮 廈門發布5條婚戀旅游主 全國首個!泉州市物業管理學院揭牌 預計9月份投用!泉州這所小學完成竣工驗 周同學巨型藝術裝置亮相六大地標 拿上這 高溫過后狂風暴雨冰雹突襲 廈門明日或有 廈門:幼兒園新生8月10日報名 教育局發布 思明區19個單位招聘44人 報名時間截至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