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榮在雕刻。福建日報記者 陳榮富攝
一大早,李鳳榮就趕到莆田工藝美術城總經理辦公室,就商戶反映的消防通道整改、空置店面調劑等問題與工藝城管理層溝通,擬定解決方案。
“作為工藝美術城木雕區的黨支部書記,我有責任反映、協調解決商戶遇到的問題,并為工藝美術城發展出謀獻策。”李鳳榮對記者說,光榮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后,他感到責任更重了。
李鳳榮出生在莆田沿海的一個木雕世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莆田木雕傳統技藝(李氏)傳人,專事沉香、檀香雕刻,作品以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為主題,構思巧妙、生動靈秀,深受業界好評。近年來,李鳳榮先后被評為中國收藏家喜愛的木雕大師、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省工藝美術大師等。
“搞藝術創作,一定要走出去。只有通過參展、交流,才能拓寬創作思路。這是我的經驗,也是我鼓勵學徒、同行積極外出辦展、參展的原因。”李鳳榮介紹說,從1999年開始,他就積極參加全國各地的工藝美術展,通過參展與評獎,拓寬了視野,并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多年來,他的作品榮獲國家級金獎48項、銀獎20項、銅獎40多項,成為業界公認的木雕大師,很多作品被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收藏家收藏。
做善藝之人,雕善人之藝。李鳳榮說,這既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教育子女及徒弟的“庭訓”。“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應當有博愛的胸懷,既要鐘愛藝術,更要關愛社會、熱心公益,以德服人。”
2003年,李鳳榮一家應澳大利亞政府邀請,組團赴悉尼舉辦“巧奪天工木雕藝術”巡回展。在得知當地由華人創辦的南天大學正在四處籌措資金時,李鳳榮當即將這批價值超千萬元的木雕精品展銷改成義賣,義賣的全部款項捐給大學。李鳳榮一家慷慨向善的義舉,一時在澳洲傳為美談。
作為李氏雕藝傳人,李鳳榮摒棄“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傳統觀念,不僅把精湛技藝傳給自己的女兒和兒子,還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登門求藝的學徒。他帶出400多名徒弟,其中多數人已自立門戶,有的已成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如今,李鳳榮是莆田市善藝(李氏)工藝有限公司董事長。說到未來的打算,他深情地說:“籌建木雕工藝博物館,是我最大的心愿。有了博物館,就可以為下一代提供一個工藝傳承的展示窗口、切磋技藝的交流平臺,對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