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11月8日在北京召開。港臺媒體紛紛發表多篇文章進行評論,其中港臺政策走向、未來經濟體制改革路徑等成為關注焦點。
臺灣《工商時報》社論《從“十八大”看兩岸關系發展的下一步》稱,中共將討論訂定下一階段的執政方針。其中也將進行的兩岸關系議題討論,甚受臺灣方面所關注。
文章稱,我們深切期盼,中共十八大開過之后,兩岸關系的后續發展,將是以ECFA體制的穩健運作為核心,為兩岸民眾爭取最大的共同利益,也就是由ECFA來帶動,并以民眾切身利益為著重點。如此的兩岸關系樣態,是經貿合作導向的,也是民生導向的。
臺灣《經濟日報》文章《經濟大未來要沖破“三不”路障》稱,中共十八大將近,大陸面臨著經濟大轉型。可以大膽假設,經濟層面上將出現多方向的體制改革,結構調整由之將成未來五年的經濟主調。
香港《大公報》文章《十八大主旋律:改革與發展》稱,十八大召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應該確信,改革開放堅持發展是中國執政黨這次大會的主旋律,在改革開放的前期,以市場化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走的較快,而以民主化進程弱化權力、監督權力的政治體制改革一直在作時機選擇。十八大將會是中國再改革求發展的契機,也是良機。
香港《明報》5日發表專訊稱,第十七屆七中全會公報中,提及港澳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比中共過往歷屆七中全會公報,這是首次在有關香港的部分提及“進一步加強”等字眼,不排除十八大報告中有關香港的部分會有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