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篡改生產日期,再次引發奶業地震和蒙牛信任危機。面對頻繁發生的質量問題,蒙牛依然屹立不倒。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而這“奇跡”背后的“質量N重門”也數不盡數。
8月20日,浙江省工商局通報稱,蒙牛3千箱臨期牛奶生產日期被篡改。據悉,蒙牛公司駐義烏市經理王孫富以半價購買了3000箱生產日期為2011年12月份的蒙牛臨期純牛奶,并將生產日期分別涂改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銷往浙江浦江、義烏等地。目前,浦江查獲160箱。8月22日晚,蒙牛公司通過官方微博澄清說,這是個人行為,已向公安機關舉報并已控制了當事人。
在業內人士看來,篡改生產日期雖是其公司個別員工所為,但這種自傷品牌的行為,居然發生在品牌乳企——蒙牛,還是令人不可思議。出現如此低級的管理漏洞,著實讓人捉摸不透。
而這也不是蒙牛第一次出事,之前的教訓不可謂不深,但蒙牛依然故我,屢出食品安全丑聞。從去年底的黃曲霉素素超標,到冰激凌加工廠生產環境臟亂差,此次又結結實實陷入篡改生產日期風波。而面對頻繁發生的質量問題,蒙牛依然屹立不倒。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讓我們來盤點蒙牛“奇跡”背后的“質量門”:
1.“三聚氰胺事件”蒙牛落水
2008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開展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液態奶是安全的。然而,蒙牛121批次受檢產品中卻有11批次檢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導致蒙牛乳業當年出現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高達數億。
2.蒙牛特侖蘇牛奶違規添加OMP
2009年2月11日,多家國內媒體報道稱蒙牛特侖蘇添加劑OMP不合法。學者方舟子撰文稱,OMP里的IGF-1能增加癌癥發病率。2月12日,蒙牛向媒體公開北大醫學部研究報告,稱OMP具有明顯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但此報告已公開部分并未列明試驗方法。13日,衛生部等六部委組織專家對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進行研討,認為該產品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指出未經衛生部批準添加OMP,違反了《食品衛生法》,并擅自夸大宣傳產品功能。2月14日,蒙牛集團回應稱,蒙牛把OMP原料作新資源食品原料對待,所以不存在申請。OMP與IGF-1不是同樣的物質,不能致癌。
3.廣東抽檢蒙牛“隨便”雪糕大腸菌群超標
2011年11月,廣東省工商局公布第三季度雪糕飲料食品質量監測情況,包括蒙牛“隨變榛子巧克力雪糕”在內的12個批次雪糕被查出不合格。其中,蒙牛不合格雪糕在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兩個重要微生物指標中超標。有衛生專家表示菌群總數、大腸菌群不合格,易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嚴重超標易引發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
4. 蒙牛冠益乳酸奶驚現“蟲子門” 廠家不予處理
2011年8月,消費者陳某在超市買回一瓶蒙牛冠益乳酸奶,回家打開發現臭味撲鼻,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在一塊,用吸管挑出來一看,居然全是死蟲子。對此,消費者陳某表示很氣憤并撥打電話投訴。然而,蒙牛客服卻以時間太晚為由推脫,拒絕到現場。陳某只好留下電話,讓其擇機處理。
5.251名小學生飲用蒙牛學生奶后集體食物中毒
2011年4月22日,陜西榆林市發生一起學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榆陽區魚河鎮中心小學700余學生喝完蒙牛學生奶20分鐘后,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嘔吐等癥狀,16名學生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在家長要求下,200多名出現同類癥狀的學生被送往榆林市三家大醫院接受診療。醫院初步診斷為細菌性食物中毒。
6.蒙牛低脂高鈣奶發酸發綠 廠方稱“一筐桔子總有一兩個壞的”
2011年8月,譚先生一行在長沙某酒樓吃中餐,原裝沒開封的牛奶,倒出來卻是發綠的水。撥打廠家電話后,蒙牛乳業投訴專員竟辯稱:“天氣炎熱,紙質包裝難免會出現變質情況,就象一筐桔子中,總會有那么一兩個會是壞的一樣。我們產品都是經過高溫滅菌,密封之后,才運往各個市場。產品并沒有質量問題,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受高溫撞擊等因素導致包裝出現‘漏氣但不漏奶’情況。空氣進入,微生物發酵才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
7.蒙牛雪糕里吃出螺絲帽 要求刪微博才賠錢
2011年8月,一網友發微博報料稱,自己拆開買回的蒙牛雪糕要吃時,發現雪糕背面竟嵌有一顆直徑約1厘米的黑色螺絲帽!該微博不到一天時間被300余人頻頻轉發,引發熱議。網友隨后撥打了蒙牛雪糕包裝袋上的投訴熱線向蒙牛集團總部投訴。蒙牛相關負責人回復網友表示已經核實此事,公司根據以往經驗,經協商最終同意賠償網友500元,但前提是需要把相關微博徹底刪除。
8. 蒙牛乳業特侖蘇有機奶致消費者嚴重腹瀉遭投訴
2011年,珠海市一消費者在小賣部購買了一箱蒙牛乳業生產的特侖蘇有機奶,生產日期為2011.05.15。不想剛喝完一盒后就出現嚴重腹瀉。該消費者向蒙牛公司反映問題后,該公司承認是他們的牛奶,卻拒絕承認牛奶有問題,說他們的產品都有國家檢測合格報告,是合格產品,讓消費者自己把牛奶拿去檢測。
9.蒙牛液體乳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
2012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在對液體乳產品進行的抽檢中,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而黃曲霉毒素于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事發后,蒙牛以最快速度承認問題存在并鄭重道歉,同時也否認問題產品流入市場,以求最大程度減少經濟損失。
10.蒙牛代工點“天輔乳業”被爆衛生狀況臟亂差
2012年6月,有網帖圖文記錄了自己在蒙牛冰激凌代工企業“天輔乳業”的見聞,包括周邊環境、生產車間等區域,其衛生狀況之臟亂差,目力所及,觸目驚心,令人反胃。蒙牛乳業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已成立調查組趕往代工企業(該條微博曾一度被設置為禁止評論)。幾乎同時,蒙牛方面所進行的線下活動,包括但不限于:相關網帖被大量刪除;爆料人表示涉事企業人員已到其學校,爆料人被約談,并表示“這件事不會多說了”……
11.蒙牛大批臨期牛奶生產日期被篡改
2012年8月20日,浙江省工商局通報稱,蒙牛3千箱臨期牛奶生產日期被篡改。據悉,蒙牛公司駐義烏市經理王孫富以半價購買了3000箱生產日期為2011年12月份的蒙牛臨期純牛奶,并將生產日期分別涂改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銷往浙江浦江、義烏等地。目前,浦江查獲160箱。8月22日晚,蒙牛公司通過官方微博澄清說,這是個人行為,已向公安機關舉報并已控制了當事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