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商人賴金土——晉江一家陶瓷企業的老總,自己拎28萬現金到災區發放,向災區獻愛心。他提著這么多現金徒步進村,挨家挨戶給最困難的災區群眾發放,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夜宿農村,甚至為多發一戶寧愿挨餓。他尋訪受災嚴重的村子,送錢給最困難的人。賴金土說,這些愛心款的捐獻者,不只是他自己,還有來自福州、廈門、泉州各地的企業界朋友,總共28萬元。他說,如果要將錢發完,很容易,隨便到哪個大一些的受災群眾安置點,每人標準高一些,不到一天,就可以把錢發完;但那樣做,不是朋友們的心愿,也不是他的本意,他寧愿選擇少做點生意,多走一些災區村落。(海峽都市報報道)
我的第一個感受是,這些愛心款的捐獻者,賴金土和他的企業界朋友們,信不過官辦的渠道。
第二個感受,干脆讓賴金土同志當紅十字會或慈善總會的領導如何?
第三個感受,讓賴金土同志當紅十字會或慈善總會的領導,我們有這個機制嗎?他的背景?黨派?資歷?年齡……
第四個感受,假如真讓賴金土當了紅十字會或慈善總會的領導,時間一長,他會變嗎?(真對不起,賴先生,說這話不厚道;但是一位釀造廠的老板告訴我說,再新鮮的菜瓜,到了醬缸里,非變醬瓜不可。)
第五個感受,假如不幸他變得和現在管“渠道”的人們一樣了,我們有把他換下來的機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