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商人賴金土提著28萬元現金,徒步四川地震災區農村,挨家挨戶給最困難的群眾發放現金,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夜宿農村,甚至為多發一戶寧愿挨餓,5天內發放愛心款6萬多元。(6月1日《海峽都市報》)
這是點對點的援助,善心落到實處,直達最需要的地方。這里沒有對某些機構的不信任,只是自己的行為方式,代表了行善者的一片心意,也正因如此,感動了大量的網友,甚至不少人想把捐款轉交給他,由他直接送到災區去。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身體力行總是最重要的,即使是笨法子,也能收獲人的尊重。人說慈善不需要回報,要我說,慈善也是需要回報的,回報的是自己良心的安慰。也許,賴金土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到災區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到災區去,并不容易,很不容易:即使是從這一家走到那一家,也要體力,要毅力,要用自己的觀察,把錢送給相對最需要的人——賴金土們的做法,付出更多。而受賴金土幫助的災區群眾,記住的只有“福建志愿者”這個符號。
我想,國家不會不喜歡這樣的捐款方式,民眾也不會不喜歡這樣的捐款方式,只要是解決了災區人民的實際困難,本身就很值得贊賞。和那些奔赴災區的志愿者一樣,這份祖國大家庭的同胞之間的關愛,永遠是社會和諧的催化劑。
國家力量和公民力量并行不悖,我們有理由為賴金土們喝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