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媒體形式高度發展,新一代年輕受眾的價值觀開始呈現多元化、去統一標簽化的趨勢。《明日之子》順勢而為,以“就這樣唱“作為節目的slogan,率先提出九大偶像廠牌的概念。相比起打造統一標簽下的大眾偶像,《明日之子》選擇尊重多元價值觀,極致放大每個圈層的個性,樹立選手自己的廠牌。
從統一到多元以互聯網精神發掘多元偶像
這個夏天,極具個性和魅力的95后少年,集結在《明日之子》盛世美顏、盛世獨秀、盛世魔音三大賽道,經過重重選拔,將有9位引領極致審美的選手,借力最完備資源,打造成為九大極致色彩的偶像廠牌,定義未來十年真正偶像——尊重每一個個體,認同多元價值觀的存在,鑄造專屬音樂風格,為不同青春發聲。《明日之子》,任性而來,就這樣唱。
進入《明日之子》終極戰中每一個王者,都是各自圈層中兼具號召力和實力的“明日之子”。他們當中有具備優質偶像潛力的、呆萌的、文藝青年型的,甚至可能有二次元的代表……他們對音樂夢想充滿了激情,代表著青年文化的走向,在這個過程中演唱的每一首歌、每一個造型和服裝都將被打造成個人IP的一部分,實現個人可能的極致化。個人標識便是他們手握的利器,做自己的偶像廠牌,成為照亮明日的橙色之光。
同時,《明日之子》在九大偶像廠牌的塑造和養成上,并不會因節目結束之后就會停止,而是通過節目的努力瞄準十年后,為未來的娛樂圈輸送九個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特征特質和才華的偶像。《明日之子》作為第一檔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偶像養成,拋棄傳統的統一流水線的大眾偶像,在多元包容的互聯網中為所有選手樹立一個多元入口,讓所有的選手在這里找到自己態度、放大自己的個性、成為圈層文化的代表,從而樹立起自己的廠牌。
從導師到星粉雙推模式以產業鏈思維塑造“明日之子”
為了深度擁抱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思想,《明日之子》節目組在游戲中尋找靈感,推出一套別具一格的養成法則。馬昊團隊將選手、觀眾和導師這三種角色的關系升級為粉推和星推,用多種力量共同助推選手,并樹立自己的偶像廠牌,從而養成未來的音樂偶像。
值得一提的是,《明日之子》的星推陣容由首席星推官楊冪、才華星推官薛之謙,以及實力星推官華晨宇共同組成,從節目新手戰的表現來看,三位星推官均竭盡全力去挑選出有無限潛力的十年偶像。楊冪的標準是“感受第一”,她更多的以觀眾的視角去選擇。“你殺到我了”、“長相是天生的,有些人站在那里就是偶像”,直白表達她當下直觀感受,能夠在短短一首歌的時間打動人心的就是她心中的能夠打動更多人的未來偶像;薛之謙標榜“才華皆一切”,他偏重于那些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不管是什么類型,只要是有才華的,他就會拼命讓其發光;華晨宇所想要選擇的“明日之子”則是未來的超級偶像,必須要有能夠超越別人的能力,如藏區天籟才旺羅布、二次元虛擬選手荷茲。華晨宇認真對待每一位選手,告訴他們如何在音樂的路上變得更加強大。
同為經紀人身份的還不止三位超一線大咖組成的星推團,最強的新媒體平臺、一流的偶像制作公司哇唧唧哇、最具影響力的社交平臺微博,再加上獨家冠名商王老吉,《明日之子》聯合無限資源矩陣各展所長,組成中國史上最強經紀團隊,用現在中國綜藝制作的最高水準,為95后、00后養成屬于他們的十年偶像。
除此之外,在多元共生的互聯網邏輯下,《明日之子》從節目的形式到觀看的方式,以及參與的途徑等等層面,將用戶緊密相連,合作完成,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零距離參與。比如在終極戰的比賽中,網友粉推人氣第一將擁有“超級護甲”,只要收獲一個星推官的支持票即可晉級,而每場人氣最后一名將會被直接淘汰出局。《明日之子》開辟了互聯網時代網友深度互動的先河,用領先的選拔模式讓每一位網友都成為影響比賽走向的決定性力量。數據顯示,《明日之子》首場直播以超過2400萬人同步在線觀看的驚人數據引燃今夏的偶像養成熱潮。
從“秀”到“養” 以發展思路引領未來偶像養成標準
“冷眼看電視”創始人楊智帆認為,造星節目的落腳點應該還是放在偶像的培養上,而不只是因為節目而受到短暫的關注。總經理馬延琨在接受采訪時就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我們不是做一檔節目,我們是為未來年輕偶像做他的個人廠牌”。《明日之子》深刻認識到選手后續的培養和市場開發的重要性,專注于打造95、00后的個人偶像廠牌。為每個個體設計獨有的Logo、VI以及音樂故事,幫助選手形成自己的超級IP,從而讓其能夠在演藝圈形成長遠的競爭力。
所以,《明日之子》在節目內容的呈現上,除了比賽還更多展現選手之間以及選手與星推官之間的互動。首先他們每人為自己樹立了一個ID,如“老藝術家”、“業余巨星”、“落山雞的肉夾饃”、“小熊喵”等。然后從細節展現人物個性、情商等,在如今追求個性的時代,音樂實力可能不再是圈粉的唯一條件,性格、形象、舉動等都可以獲得粉絲芳心。從楊冪選人表現可以看出,除了實力她更看重選手的特色、個人化特質。娛樂圈從不缺乏有實力的藝人,但真正能夠被大眾記住的,往往都是極具個人標簽的。所以《明日之子》選擇以人為本打造偶像廠牌而非僅僅是音樂廠牌,從而去填補國內偶像市場所缺少的那些個性拼圖。
同時,《明日之子》對個人音樂廠牌的打造不僅限于舞臺比賽,而是搭建了一個全方位的線上服務平臺。發揮網絡的靈活性和內容的延展性,對臺前幕后進行記錄拍攝。同時,還通過《八點見》等直播,給網友更多接觸選手的機會,為網友了解、認識、喜歡選手創造條件。
十年前,大眾選秀承包了電視熒幕,同質化節目層出不窮,隨著時代發展,這種傳統模式衰落,并被十年后今天的偶像養成模式所替代。《明日之子》是一檔互聯網綜藝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偶像養成,在注重“秀”的同時更注重“養”,從打造九大偶像廠牌出發,將養成對娛樂圈具有持久影響的十年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