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歷史文化 > 正文

海都小記者長“閩南文化”見識 博物館老師授課

來源:閩南網 2014-05-05 09:13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閩南網5月5日訊 你們知道“西紅柿為什么叫‘甘仔得’嗎?”“鍋為什么叫‘鼎’,春節為什么叫‘年兜’嗎?”

  昨日下午,本報第7個小記者站——晉江市雁山中心小學小記者站正式掛牌成立,新加入的40多名海都小記者,跟隨泉州市博物館的幾位老師,上了一堂生動的“世界閩南文化課”。

授牌儀式

從舶來品西紅柿說起

  在泉州市博物館宣教部主任楊芳芳的帶領下,博物館講解員康蓉婷、黃穎紅利用“五一”假期趕制的教學PPT,給小記者們上了一堂閩南文化課。

  “閩南語里的西紅柿念作‘甘仔得’,是從菲律賓語里的‘kamati’直譯過來的……”在老師的講解下,孩子們才知道,西紅柿是舶來品,據傳起源于南美洲,17世紀傳入菲律賓,后傳到其他亞洲國家。因為泉州和菲律賓往來密切,“甘仔得”的名字就從菲律賓語直譯過來。

  其實,閩南語吸收外來語直譯,是閩南文化對外交融的例子。作為中原文化的傳承,閩南語還有許多活生生的古漢語呢。比如把“鍋”叫做“鼎”,把“春節”叫做“年兜”……這些本是北方的詞匯,卻在閩南得到了保存。

  講臺上老師講述的例子通俗易懂,臺下孩子們更是聽得如癡如醉,就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生動有趣的閩南文化。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百年番仔樓里的華僑傳奇
  • 全省唯一 泉州梨園戲《朱買臣》入選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國民黨7月5日首場反罷大型造勢活動,邀黃 詔安官陂:整治電動車違規加裝遮陽傘,守 平和縣大溪司法所法治護航 繪就大溪全域 “剪”證初心 “發”現真情——平和大溪 省級名單公示!漳州臺商區這個產業集群上 長泰區:群眾“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 云霄縣:如何解答人居環境整治新考題? 縣長深入企業一線調研 督導項目建設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