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的形式和做法就跟火鍋一樣,看你怎么配了,到最后都有一些辣椒是必須的。其實《雙刺》已經發展到我很難想象,再下一步夫妻和革命的關系會怎么寫,要演一個革命者和一個反革命者,兩人還是真愛情,能編41集真是不容易。”諜戰劇的花樣翻新越來越不易,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閻晶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實,《雙刺》的人物關系設置并非憑空想象,而是有據可查。編劇喬兵透露說:“在創作中我去查過,在我們檔案館有這么一對夫妻,就是共產黨的老公和國民黨的妻子,真實的是共產黨把國民黨殺了。但是這個作為創作來說,一定要是重新架構人物,做一種死角的設定。觀眾說看著虐,我喜歡更虐,就是要看怎么解決夫妻倆矛盾的問題。”
諜戰+青春偶像
熱播劇《胭脂》是最近一撥“小鮮肉”諜戰劇中口碑最好的,在結合青春偶像元素的同時,自然也完全拋開了“夫妻關系”。導演徐紀周在談到“諜戰如何突圍”的話題時曾說,“如果說《胭脂》還有一點兒新意的話,主要也是趙麗穎演的這個人物。其實劇中那些諜戰的招兒,別的戲也用的很多了,都是老梗,《胭脂》的人物形象可能跟原來的諜戰戲還有點兒區別,如果再拍的話我可能還會著力塑造一些新的人物。此外就是所謂的女性視角,我認為這不是趨勢和潮流,而是我們在這個戲里努力實現和突破的。原來也有一些女性諜戰劇,但更多還是站在男性視角來展開的,并沒有真正深入女性的精神世界,用女性的視角來開局和成長,用女性的好惡來評判。這個戲我是努力往這個方向去靠攏,它是從女性視角、女性的思維方式去展開故事。”徐紀周直言,很難泛泛地談創新,還是要針對具體的戲。“我覺得核心還是塑造人物吧,只要能塑造出不同于以往的人物,再把諜戰故事的殼兒放進去,還是會有新意,會有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