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阿勒泰切木爾切克地區,從元代開始就是遍地狼煙的古戰場。曾經,我還聽到過一個關于切爾木切克的傳說:在歷史上,由于這里戰爭太多,甚至讓當地人養成了用頭蓋骨飲酒的習慣……有一個外地人來這里訪問,被當地一位戰士后裔纏住了,堅決要求“預訂”下這位外地到訪者死后的頭蓋骨,理由是:“我見過這么多死人頭骨,從來沒見過你這么漂亮的頭骨……”
阿勒泰風光
這些傳說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戰爭的確給這片土地留下了太多的遺跡,比如那龐大的古墓群,再比如那神秘的“草原石人”——那是亞歐大草原上一種重要的文化遺跡。近百年來,盡管中外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始終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有人認為:石人可能是突厥戰士的遺存;也有人說:那其實是一種神秘的祭祀……
死亡牧場和金礦
前往切爾木切克的道路上,到處都是安靜的田園風光,不時有牧民擦肩而過……這樣的景色,很難將它與古戰場聯系起來。
經過3小時的跋涉之后,我抵達了切木爾切克深處的一個牧村。我的向導庫爾班早早就在村口等候了,他帶我來到村中一個老牧民的家中吃飯,主人聽說我要去古戰場,就興致勃勃地翻箱倒柜,翻出一個人頭骨給我看,說這就是當年他父親從古戰場上撿回來的,我當即嚇白了臉。
人頭骨讓我沒了胃口,只是草草吃了些米飯,就和庫爾班背起行囊向山里走去,我們的目標是喬什尕布拉克。喬什尕布拉克其實是一個山谷,翻譯成漢文就是“野豬泉”的意思,而古戰場就在這個山谷之中。
優美的環境
從史書中我得知,成吉思汗6次西征,一度縱橫到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而在當時,切木爾切克一帶正是蒙古大兵西征屯兵積糧的地方,戰事相當頻繁。庫爾班回憶說,自己十多歲時曾隨父親在這一帶放牧,那時候,還經常可以撿到銹跡斑斑的銅制長矛槍頭和弓箭箭頭——他的話吸引了我,使得我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多次刻意地低頭尋找,希望拾到古代戰爭留下的遺物。
一路步行,我終于明白成吉思汗為什么會選擇這塊地盤作為后方輜重之地了——喬什尕布拉克是天險之地,整個山谷山勢陡峭,怪石林立,僅有一條蜿蜒的古道延伸在山峰之間。沿著山體,我們以“之”字形的方式緩慢地向上攀爬,登上土紅色的山峰頂端,庫爾班說這里就是當年的守衛隘口,可以俯視整個古戰場。
果然,站在山頂極目南望,切木爾切克鄉方圓幾十公里的風光盡收眼底,綿延起伏的山巒一望無際。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這里的許多山頂似乎都設有戰壕,但只要在峽谷邊的兩座山峰周圍布上兵力,就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穿過峽谷,再往北就可以進入開闊的牧場,那條棧道是切爾木切克連接牧場的要道,守住這里,就能坐擁蒙古馬的絕好飼養地,也就是說,誰占領這里就將擁有最好的鐵騎部隊。
因為切爾木切克的戰略地位,所以從元代開始,這里就戰事頻繁,很長一段時間里被稱為“死亡牧場”。不過,游牧民族看中的是這里的水草,而后來人看中的卻是這里的黃金。當地一位70歲的老牧民告訴我:切爾木切克靠近被稱為“金山”的阿爾泰山,礦物豐富,盛產黃金和寶石,早在清代就有“金夫逾萬,產金逾萬,列廠十區,礦工數萬”的記載。老牧民說:“切木爾切克以北的山區金礦被發現后,好多人過來淘金,因為采黃金打仗,又死了好多人,連金礦都被染成了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