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華是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的專家,如今他當起了沙溪村村民們的免費“老師”。2014年底,唐光華帶著福建海峽兩岸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前來,“遵循自然的發展”是唐光華規劃之初強調的重點,因此,在唐光華的莊園里看不到大棚,一個個育苗的玻璃器皿可能就是最現代化的工具了。
“2015年是第一年,以試驗為主。”唐光華認真篩選品種,種出的絲瓜有3米長,南瓜有50多公斤,讓當地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都驚嘆不已。更讓村民們心動的是火參果,由于市面上非常稀少,營養價值又高,一顆小小果實單價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唐光華更為看好的是咖啡豆的種植。“人們對于咖啡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市場需求量一直在攀升。”唐光華說,中國大部分咖啡豆依靠進口。在云南,唐光華就有一片咖啡豆種植園,出產的黃金咖啡豆正如其名,外表是金黃色的,而普通咖啡豆漿果呈紅色,這款更適合中高端路線,產品供不應求。
經過實地考察,唐光華覺得翔云也適合種植。2015年春,唐光華培育的第一批咖啡豆幼苗種了下去,今年春種了第二批。他打算將這里打造成南安首個咖啡豆種植園。
去年,唐光華還將3000多棵櫻花樹苗、1000多棵丹桂樹苗免費提供給村民種植。唐光華說,這些櫻花樹苗是經過十幾年篩選、培育出來的良種,沙溪村村道兩旁都種上了,兩三年后將是一個壯麗的景觀。除此之外,唐光華時常免費為村民提供果蔬良種,指導村民種植。
重點布局統一規劃“一村一品”發展新翔云
翔云地形以山為主,平均海拔600多米,常年云霧繚繞。境內梯田遍布,尤以云山村為最,由于地處深山,經濟落后,翔云鎮有半數以上人口外出謀生,境內1.6萬平方米的農田荒廢。
去年12月,王澤鋒走馬上任翔云鎮鎮長一職,實地走訪完境內12個建制村,他的心里就開始醞釀著一個大計劃。王澤鋒介紹,翔云境內有2個著名的宗教朝圣地——龍須巖和石碑巖,擁有幾百年的歷史,時至今日仍舊香火旺盛。此外,還有鄭成功部將梁興玉的墳墓,安南同革命紀念碑……一一細數下來共有13景。
翔云特產不少,椒嶺茶葉名聞遐邇,巖蔥、酸筍、茭白更是風味十足。
“這些都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王澤鋒惋惜道。今年年初,他提出一個發展鎮域生態旅游與特色農業的計劃,由鎮里統一規劃,重點布局實施與村落自主招商相結合。今年2月,翔云鎮請來國內資深旅游規劃院的專家,對全鎮旅游資源進行專項規劃,目前初稿已經形成。該項目暫命名為“翔云龍潭虎穴避暑休閑旅游開發項目”。
根據初步規劃,將充分利用縣道337線(大嶺公路)沿線的翔山村、翔云村、金安村、頭梅村拋荒的農地、林地、雜地等閑置的自然資源,捆綁挖掘翔山村“龍潭虎穴”的天然景觀資源,開發建設成一個集農家娛樂及高端休閑為一體的避暑生態旅游度假項目。
實施“一村一品”戰略,充分發揮各個村落山地資源優勢,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做大做強茶葉、油茶、水果、蔬菜種植和畜牧養殖等產業,擴大種植規模,努力改良優質品種,不斷加大巖蔥、生姜、酸筍、地瓜干、茭白為主的翔云特色農家蔬菜種植力度,進一步將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據了解,村落自主招商已經先行一步了。截至目前,已經有3個村正在引進特色農業項目,東山村的油用牡丹項目,福庭村的紅藜麥項目,還有圳林村的牛樟芝項目。王澤鋒以油用牡丹為例介紹道:“這是一味名貴中藥,花、葉、根皆可入藥,成片開花又可成一美景。”
王澤鋒表示,未來幾年,翔云將建成一個“旅游大鎮”。
(南安商報記者 蘇明明 李想 通訊員 王旋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