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rry 的感覺真好。”
談及游戲快感,“Carry” 是這次采訪中出現的一個高頻詞匯。
“呃我覺得你問一百個人,一百個人都會這么說吧。”擔心我不能理解 “Carry” 一場狼人殺有多痛快,采訪對象又補充道,“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我一個人,看透所有。”
狼人殺賦予玩家不同的身份,掌握關鍵信息的“神牌”要看透狼人的皮相;“狼人”則要通過玩家的發言內容,捕捉細微的面部表情,刀殺重要角色,掌握游戲主動權;掌握信息相對最少的“平民”則要辨別狼人和神牌,以防站錯邊。
在這個游戲中,每個人掌握信息都是子集,沒有人能看透所有。“如果一個人好像什么都知道,那他一定在說謊。”
說謊,是這個游戲逃不開的部分。但如果把狼人殺理解為一個高超的說謊游戲,又太單薄了一點,這里頭涉及且不限于說服技巧、表情管理、邏輯分析、記憶能力、領導力、團隊合作……說起“狼人殺”的套路,游戲者們盡可以如數家珍,但問題是無論你是北派邏輯流,還是南派狀態流,都不可能在這個游戲里無往而不勝。
“因為人性是最復雜的,這個游戲的樂趣點就是探索人性。”有五年 HR 工作經驗的鄭偉杰覺得狼人殺就是一個“判斷人”的過程(用狼人殺術語說就是“抿身份”),“我每天的工作是判斷這個人說的是不是真話,是不是適合做這個位置,說這句話的動機是什么,和這個游戲幾乎是一個線上的東西。”
“狼人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語言體系,這些黑話你看懂了嗎?
對于大學參加辯論隊的大四學生林安東來說,他更享受“說服環節”帶來的成就感。“最有快感的部分大概是盤邏輯說服別人,或者悍跳(指狼人冒充警察)獲取好人的信任,或者為自己的狼隊友打一波煽動,和辯論有點像吧。”如果遇到極具說服力的玩家發言,林安東覺得就算被騙了也服氣。
發現了嗎?燒腦,二次走紅后的狼人殺的一個重要標簽。無論你看重(或擅長)的是哪方面的能力,展現能力是狼人殺游戲快感的所在。
十幾年前大多數人玩狼人殺,靠的是捕捉一些細枝末節的線索,比如我感覺到旁邊人胳膊動了,我聽見誰誰誰出聲了……而現在,這種玩法被認為是不上臺面的,“哎別聊場外啊,沒意思。”
有意思的是,雖然所有人都強調 “Carry” 帶來的快感,“贏”卻不是游戲體驗的先決條件。
“狼人殺玩到一定程度,你幾乎不會抵觸和任何程度的高手過招,卻無法忍受和一群實力明顯低于你的低配玩家玩。”一名資深玩家這樣總結。
“變強”的愿望是如此強烈,在游戲中感受到“成長”也是很多人持續玩這個游戲的動力,這也催生了網絡上一大波技術貼、攻略討論以及復盤視頻。
觀察狼人殺節目的彈幕,經常會出現“二刷”、“三刷”、“第 N 遍刷”的字眼,一些經典的狼人局被當成反復觀摩的學習資源,這在其他的娛樂網綜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也讓當時的戰旗看到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