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武漢揭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展從全國157個展覽參評項目、39個終評項目中,榮獲“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這一殊榮。
全國十大精品展武漢推介會現場
泉州世遺總展館優勝獎證書
擁有22處遺產點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于2021年7月25日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同名的總展館于次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對外開放。“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展館,定位于梳理宋元時期泉州遺留至今的世界遺產和歷史,通過挖掘相關背景以及關聯性,建構宋元中國作為東亞海域重要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歷史,從而使人了解并思考中國自古已有的海洋文明基因。 該展勾勒出22處遺產點產生的歷史背景及遺產價值,生動反映泉州產-運-銷功能高度整合的區域一體空間結構、完備的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中外風格多元薈萃的聚落景觀及包容的文化態度。展覽有“世界港埠泉州城”和“多元社群萬國商”兩部分,分別從港城建設與生活于城中的多元社群兩個維度,立體展示“刺桐時代”海港風貌。展覽吸收最新的泉州市舶司遺址、南外宗正司遺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德化窯址等遺產點的考古成果,以及元代泰米爾石刻、南宋印度商人及宋南外宗室等前沿學術研究。
在充分解讀文本基礎上,展覽以沉浸式體驗為主,通過大量的文物展品為引導,結合多媒體數字技術構成貫穿展廳的視覺節奏,激發觀眾如臨其境的觀展樂趣。展覽以天青、霽藍、燈草灰和米色為主色調,傳統的中國色系既體現了宋代高雅的審美情趣,又蘊含著海洋文化的深藍色魅力。展柜外觀采用深灰色烤漆,內飾及展臺為中國傳統色霽藍色阻燃布藝。深灰色的中性色調和了藍色的耀眼,大部分白色和灰色的單色系文物展品被霽藍色更好的給以襯托。
在展覽的圖版設計上,以有趣的幾何形狀串聯圖文,從而減少枯燥的表現形式,以實物結合照片背景立體表現遺產點的結構特征。展覽在空間布局上,力圖讓有限的展陳面積呈現出連貫開敞并富有節奏變化的空間感。以流暢的動線劃分文本內容,利用文物的場景性,滿足不同類型觀眾的參觀需求。序廳的前半部分采用半開放的空間設計,利用原建筑二樓挑空層頂部親近自然的光源隨著每日光照的變化展現不同的展示效果,同時也為展覽注入了節能環保的新理念。利用原建筑特點,采用中國園林的借景手法,透過條形窗可欣賞室外景觀,使有限的展示空間表現出無限的景致。
該展覽合理運用了虛實結合投影互動、3D MAPPING投影、曲形屏視頻播放等多形式的數字化內容,它們與文本邏輯、展線走向、設計風格相輔相成,使整個展廳動靜皆宜,立體沉浸式的體驗提升了公眾參觀興趣。比如其中的《刺桐夢華圖》互動體驗,是一項由海交館提供文史資料,由專業畫家繪制的中國工筆畫,用藝術手法將遺產點涵蓋其中,體現了宋元泉州城繁華的景象。該展項采用數字科技加上動畫制作多角度投影融合技術,動態再現畫作中宋元泉州的人文景象,結合地面多媒體浪花投影,組合成3D光影藝術,使觀眾宛如宋元的萬國商人踏浪而來,開啟“宋元泉州古城”漫游之旅。
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光明網、中國日報、學習強國等近百家境內外知名媒體、平臺,對展廳開展了數百次宣傳報道。以泉州世遺總展館為藍本的“守護遺產 擁抱未來”第22屆海交館之友世遺研學夏令營獲評“2021年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科普讀物《奇趣博物館 千年泉州港》獲評“2021年度中國航海學會航海科普獎”。開放至今,共接待海內外游客38萬人次,提供867批次講解服務,組織了70場次的配套宣教活動。該展通過講述泉州與世界的對話,再現了東方文明古國中國在宋元時期對世界海洋商貿的貢獻,古代和諧、繁盛的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對當今世界依然珍貴。展覽有助于突破世界海洋文明的單極話語權,有助于突出彰顯中國海洋文明、提升海洋文明自信。該展已成為許多游客到泉州旅游的重要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