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港區 > 泉港人文 > 正文

泉港黨員陳慶友:真情服務群眾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泉港電視臺 2021-07-22 17:40 http://www.413629.com/

  “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沒想到得到這么高的評價。”談起20多年來村級基層工作,泉港區界山鎮東張村村主任、派駐玉山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陳慶友樸實地說道。

  1995年,陳慶友退伍后在村里任職;2015年,他當選為東張村村主任;2020年4月,他被派駐玉山村擔任第一書記。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都始終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自身工作成效的標準,全心全意帶領鄉親鄰里,一步一個腳印地改變著這兩個村莊。

  傾心為民促和諧

  “有困難找阿友”是流傳在東張村村民口中的一句話。在村民眼里,不管遇上大事小事難事苦事,找“阿友”就能解決。

  我們見到陳慶友時,他正在村口為兩戶人家的院前空地糾紛做調解,一戶想在空地邊上圈養家禽,另一戶不同意。經過陳慶友耐心勸說,雙方一致同意把空地用來種植花草,既美化環境,又能促進鄰里和諧。

  “在群眾的眼里,哪怕芝麻綠豆也不是小事,氣順了理通了,家庭才能美滿、鄰里才能和睦、社會才能安寧,群眾才能安居樂業。”陳慶友說,初到村里任職時,經常看到村民間因矛盾產生糾紛問題,心里很是著急。

  “成立調解工作室這個想法,源于一次糾紛調解。”陳慶友回憶道。

  糾紛的起因是村民陳某駕駛二輪摩托車,不慎將另一名村民陳某萍撞傷。事故發生后,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了多次協商未果。因陳某母親癱瘓在床,經濟負擔重,家境又比較困難,雙方就賠償金額產生分歧。

  了解情況后,陳慶友立即介入調解,主動上門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勸解。經過10多天的分別疏通和集中協商后,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了賠償協議方案,并當場簽訂調解協議,避免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發生。

  “能不能建立一個能讓當事人訴說情結、講心里話的地方?這樣既可以讓群眾第一時間找到調解人,還可以提高調解的效率。”事情過后,陳慶友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說干就干,2016年1月,“阿友人民調解工作室”——這個全市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村級調解室成立了。

  “調解室成立之初,家里人很不理解,覺得既辛苦,又容易得罪人。”陳慶友直言不諱地說起當初成立調解室時家人的顧慮。但話鋒一轉,他又笑著說道:“我是一名村干部、更是一名黨員,能為群眾多辦點實事、多解決一件矛盾糾紛,就是我最開心的事。”

  時至今日,這個村級調解室已成立5年多,陳慶友依然堅守初心,用一股不服輸的韌勁,不斷化解著一件又一件矛盾糾紛。截至目前,已累計調解糾紛400多起,成功率達100%,東張村也成為“零信訪”和“零上訪”村。

  擔當作為謀發展

  清澈的龍馬溪穿村而過,上千畝蔬菜大棚里瓜果飄香,整潔干凈的村道鋪展開來……如今的東張村猶如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和20多年前一片荒涼、交通閉塞、農業基礎設施落后的景象截然相反。

  這一切的變化,離不開陳慶友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2012年,陳慶友在村干部的支持下,著力推進東張美麗鄉村建設,堅持規劃先行、群眾參與、項目運作、分步實施的原則,幾年來累計爭取各級補助和鄉賢企業家捐資上千萬元。

  為了提高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陳慶友和村支書一起帶領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上門做群眾思想工作,把村內1200畝鹽堿地流轉承包給利農有限公司,建成東張村水培蔬菜示范片區,村民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村民收入增加了,優美的田園風光也逐漸成了東張村的美麗名片。而作為遠近聞名的華僑村,隱藏在村里30多幢別致的南洋樓,卻在歷史的塵埃中“沉睡”著。“如何開發利用和保護這些南洋樓”成了陳慶友的又一件心頭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陳慶友說服家人,帶頭把自家南洋樓捐了出來,建成鄉村文化記憶館和僑史館。在他的帶動下,東張村的僑眷們紛紛把自家的南洋樓無償捐出來。經過修繕改造,這些南洋樓如今已成為村里一道旅游特色風景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參觀。

  近年來,在陳慶友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東張村還引進了一批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引導村內企業建設果蔬包裝收儲、物流配送中心等農業配套項目,將農業產業鏈條由種養延伸到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環節,形成產業體系。

  如今,東張村已初步形成現代農業、工業、鄉村旅游服務業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鄉村示范村”“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等榮譽稱號。2020年,東張村全村實現生產總值2.8億元,村集體收入6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96萬元。

  盡責實干傳幫帶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子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這些耳熟能詳的鄉村俗語,是老百姓對村干部的熱切期盼。為響應泉港區“跨村聯帶”這一創舉,2020年4月,陳慶友掛職擔任玉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如何實現以強帶弱,找準“病根”,拔掉“窮根”,改變玉山村集體經濟薄弱、班子軟弱渙散的現狀,共同實現鄉村振興,是陳慶友到玉山村任職時最強烈的念頭。

  在多方考察后,陳慶友結合東張村的管理理念和經驗,為玉山村規劃了“造血式”發展的新思路,即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不斷促進本村群眾就業創收,帶動村民發家致富。

  為了讓貧困戶實現就業增收,陳慶友帶領黨總支在玉山村成立了蜜蜂、黑山羊、龍眼等3個養殖合作社,扶持貧困戶發展農業、養殖業、經營業等產業,增強自我造血能力。6名困難群眾在村黨支部牽線下,以勞動力、資金入股形式,與村里養殖戶共同養殖黑山羊100多頭、蜜蜂1200多箱,每月可增收1500元左右。

  同時,村里還成立了東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在帶動村里閑置勞動力實現就業的同時,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

  不僅如此,陳慶友和玉山村“兩委”還通過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增加農業合作社創收項目、引導村里的閑置勞動力到東張村企業就業等措施,幫助玉山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從8000元突破到1.2萬元。

  可持續創業增收、剩余勞動力轉移、全新就業扶貧機制,在陳慶友的帶領下,“造血式”脫貧讓玉山村煥發著別樣的生機與活力。

  把一樁樁一件件好事、小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玉山村村民都把陳慶友當作自家人一樣對待和尊敬。2020年,玉山村擺脫了市級“薄弱村”帽子,成為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村集體收入也從2019年的7.5萬元增加到21.3萬元。2021年,陳慶友被評為“泉港區優秀共產黨員”。

  面對榮譽,陳慶友說:“我在村主任和第一書記的崗位上收獲了很多,同時更加堅定了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想信念。今后無論在哪里,我都會懷著為人民服務的真情,用實際行動幫助群眾,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陳嘉煒林弘梫 王楚亮)

原標題:泉港黨員陳慶友:真情服務群眾 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海峽國際五金機電城五期正式交付
  • 9位晉江鄉賢獲香港授勛及嘉獎
  • 夜游濱海浪漫線!這里,等風更等你……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世俱杯:利雅得新月爆冷淘汰曼城晉級八強 平潭:黨建引領風帆勁 融合聚力譜新篇 平潭周裕藩紀念館項目一期完工 石獅市首批文化特派員正式“揚帆起航” 平潭:氣象賦能 助企業海上“追風逐電” 永春縣開展“七一”走訪慰問活動 電飯鍋內膽涂層成塊脫落還能繼續使用嗎? 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