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今后5年,福廈泉將形成3個都市型休閑農業集聚中心區。《福建省休閑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近日發布,我省將在“十二五”期間,重點培育6個休閑農業類型,加快發展3個都市型休閑農業集聚中心區,建設7個中心城市型休閑農業集中區,并擬建1萬個農家樂。
一批新的鄉村游景區
已對外營業
記者從省旅游局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建共有省級以上工農業旅游示范點61個,旅游名鎮名村創建單位165個,全國特色景觀旅游鎮(村)2個,水鄉漁村42個,森林人家330個。
截至今年9月,納入全省“六大旅游工程”的50個重點鄉村旅游項目,完成投資額7.51億元,完成全年時序進度的71%。旗山溫泉森林度假村、沙縣馬巖生態休閑農莊、清流縣鮮水冷泉避暑度假區等一批新的鄉村旅游景區已對外營業。
為加快我省鄉村游發展,省旅游局、省財政廳連續兩年對全省100多個鄉村旅游項目開展扶持,總金額達1700多萬元,今年將繼續對50多個項目進行扶持。我省各地也紛紛加大投資力度,廈門市、區兩級財政投入3000多萬引導資金,共扶持7個鄉村旅游示范點,每個示范點市、區分別給予200萬元的資金扶持。三明市先后制訂下發關于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4個文件,引導全市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重點培育
6大類休閑農業
根據《福建省休閑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我省將加快發展福州、廈門、泉州3個都市型休閑農業集聚中心區。另外,重點建設漳州、莆田、平潭、三明、龍巖、寧德、南平7個中心城市型休閑農業集中區,同時順應廈漳泉同城化和區域間合作趨勢,整合資源培育休閑農業產業集群。
《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力爭實現“十百千萬”目標,即培育10個省級以上休閑農業示范縣,500個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休閑農業企業,2000個比較規范經營的各類休閑農業點,1萬個農家樂,使休閑農業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期間,我省將重點培育農事體驗型、休閑農莊型、農耕文化型、農業園區型、農家樂、民俗風情型6大類休閑農業類型。福州將發揮連江、瑯歧等沿海農業資源以及閩侯、永泰等山區農業資源,發展服務型的休閑農業,構筑海峽西岸省會中心城市休閑農業集聚中心區。平潭休閑農業集中區將圍繞建設生態型國際旅游島總體布局,結合平潭農業產業與旅游資源特色,開發環島休閑漁業圈,逐步推進特色石頭村落農家樂、休閑度假山莊、“富麗鄉村”體驗游、臺灣精致農業觀光體驗游、花卉中藥材養生休閑等,形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休閑農業集中區。(本網記者 朱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