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鯉城區 > 家在鯉城 > 正文

一杯古茗香古城 五代守護萬應茶

來源:鯉城微事 2021-03-16 08:32 http://www.413629.com/

  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閩南人愛茶,是眾所周知的,茶文化是閩南文化的重要部分。泉州產茶歷史已有1000多年,而以茶葉固有的藥效,配以中草藥而制成的各種藥茶,亦有悠久歷史,并且聞名海內外,市區仙苑茶莊的“虎標萬應茶”便是其中之一。

  取法古書 自創藥茶

  “虎標萬應茶”始創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由五臺山藥師閣的隱峰禪師傳授藥方,王金馬創始。

  王金馬年輕時曾在清末朝廷當官,因有感于朝廷腐敗,不愿繼續做官,便上疏懇求回鄉歸養,回到老家隱居市井,醉心研究陸羽的《茶經》。

  1898年,王金馬長子王友情手臂生瘡流膿,王金馬帶著兒子上街尋醫問藥,路過府文廟時,結識了山西五臺山藥師閣隱峰禪師。禪師不僅治愈王友情的病癥,還將用于診療感冒發熱、中暑嘔吐等常見病癥的三十多味中草藥藥方傳授給王金馬,并告訴他:熬湯后當茶服用,有病治病,無病防病。

  王金馬如獲至寶,回家后便嘗試熬煮,效果雖不錯,但口感欠佳。為改良藥方,他從《茶經》《本草拾遺》中得到啟發,先篩選出藥效好、口感好、既無毒又甘辛的藥材,再與安溪上好烏龍茶搭配,將茶葉與中藥一起熬煮,試制成茶劑。

  當時,16歲的王友情常在父親身邊幫忙,對于制作過程了如指掌。他發現,制作茶劑不但需要地道的藥材與上好的茶葉,還要有嚴格的操作規范;氣候、空氣濕度等因素都會有所影響。然而,改進試驗環境需要錢款,王金馬辭官帶回的銀兩又所剩無幾,試驗難以為繼。

  經父親的朋友介紹,王友情來到古城涂山街頭614號﹙現中山南路580號﹚一家叫“仙苑茶莊”的茶店當學徒,白天在茶店干活,賺錢以貼補研制費用,晚上就與父親一道研制萬應茶。

  1919年,略有積蓄的王友情在親朋好友的資助下,盤下了“仙苑茶莊”。從此,茶莊前店賣茶葉,后店則作為試制作坊,經過父子倆反復試驗,終于找到理想的配伍,藥茶口感大大改善。“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王金馬從《本草拾遺》中得到靈感,將之取名為“萬應茶”,并邀請親朋好友、街訪鄰居及鄉人試服,眾人贊不絕口。最初,萬應茶只是作為買茶的贈品,只送不售,直到制作工藝成熟才開始售賣。后來,泉州爆發了一場疫病,仙苑茶莊以萬應茶救助災民,因藥效顯著,眾人稱贊萬應茶如猛虎下山趕走疫病,因此得名“虎標萬應茶”。

  承襲祖業 改良傳承

  作為萬應茶制作技藝的第三代傳人,王友情的兒子王活舟從小耳濡目染,8歲開始學習制作技藝,放學后經常幫助父親制茶,久而久之對各道制作工藝了如指掌。1960年,20歲的王活舟從福州大學化學系畢業,先后在福州和泉州兩地從事醫藥化工行業相關工作;改革開放后,他決定沿襲和踐行祖輩的傳統技藝,將萬應茶制作技藝發揚光大。

  王活舟在繼承萬應茶制作技藝時發現,原本的中藥組方中,有些草藥藥性重復,不但影響藥效,而且口感也不好,他將大學時學習的專業知識與傳統制藥融會貫通,經過反復論證和調制,在原藥方的基礎上,結合傳統中醫藥原理,刪減了幾味藥性重復的草藥,增添了北山楂等三味藥性相符的中藥,研發出更具功效的萬應茶。

  王活舟還發現了另一個問題:每逢陰雨潮濕天氣,萬應茶就會出現發霉現象。經過仔細觀察查證發現,原來是茶葉與面粉在加工烘烤中,溫度不夠,所以遇到潮濕天氣,面粉就會發生霉變。王活舟決定采用提高藥湯溫度、成型中增加壓力的辦法,使藥湯充分滲透到茶葉中,茶葉自然卷成一粒粒,省去了使用面粉這一道工序。

  2020年5月,“虎標萬應茶”制作技藝被列入泉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今年2月,王活舟入選為泉州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傳統技藝 五代守護

  本著對家族傳統制茶技藝的喜愛和珍惜,20世紀90年代初,王活舟的兒媳婦顧麗鳳、劉小靈開始跟隨王活舟學習萬應茶的制作技藝,成為第四代傳承人。在王活舟的傳授下,她們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全部的制作流程及其藥理。

  為了傳承這一傳統技藝,顧麗鳳始終堅持按原始工藝制作,但她不故步自封,大膽創新,精益求精,她與王活舟在祖傳工藝的基礎上,在產品包裝上用盡心思,終于有所收獲,使烘焙后的萬應茶封存達到最佳功效,成品不走味,功效有保證,且口感更佳,也更受當代年輕人青睞。

  每年,顧麗鳳和劉小靈都會制作萬應茶,在滿足自己與家人日常飲用之余,還無償饋贈親朋,索求者絡繹不絕。“這么好的東西,一定要讓更多人喝到,這茶具有性質平和、清香甘醇、消積開胸、調胃健脾功能;具有防暑降火、和中解酒功能;具有去脂降壓降血糖功能,細水長流、久久為功,這些都有實實在在的臨床效果。”顧麗鳳說道。

  在制作過程中,劉小靈將古方工藝融會貫通,嚴格遵照古方、嚴把選材關,既保持了萬應茶氣味清香甘醇濃厚,湯色紅艷明亮清澈的特點,同時保證了祛暑解毒、防治四時感冒、調理腸胃等功效特性。

  如今,王活舟的孫子王俊為、孫女王晶等已正式接棒,成為“虎標萬應茶”制作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他們深感作為非遺項目傳人,肩負著將民間傳統醫藥發揚光大的重任。“不管有多難,我們一定會好好守護這門技藝!”他們無比堅定。

  百余年薪火相傳,“虎標萬應茶”作為至今仍興盛的老字號品牌,蘊涵著深厚的茶文化和閩南民俗文化;作為醫藥保健品,更閃耀著民間傳統醫學之光;作為沿襲上百年的制作工藝,薪火相傳、綿延不斷,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凱杰)

原標題:【家在鯉城】一杯古茗香古城 五代守護萬應茶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老爸們的民生賬單
  • 對標先進謀轉型 對接資源促發展 深滬鎮考察
  • 池店三大市場:年交易量超200萬噸 托起萬千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海峽視聽季開幕式舉行 福建省防指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寧德時代獲國內首張儲能系統國標認證證書 泉州:鹽田里一派繁忙景象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 廈門市今年將建成12個初高中項目 體教融合培養棒球人才 廈大與省市體育局 時隔4年空軍再招女飛行學員 廈門市教育招